[实用新型]一种键盘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0920.0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菊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键盘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键盘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使用电脑,特别是长时间录入文字的工作,常受到寒冷的困扰。申请号为201420694634.7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制热的键盘”的技术,其存在的不足在于:1、出风口位于键盘靠使用者的一方,使用键盘时,风正好吹在手腕位置,对缓解手指寒意帮助不大;2、缺少监测键盘使用情况的功能,在键盘没有使用时,持续制冷或制热,产生不必要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提供一种键盘加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天冷时节使用键盘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键盘加热装置,由壳体、半导体制热片、散热片、风扇、红外线感应单元、夹子、电源组成,所述壳体为半封闭型容器,所述夹子安装在壳体的下方,用于将整个键盘加热装置固定在键盘上;所述半导体制热片数量大于等于一个,安装在壳体靠出口的位置,其发热面朝向壳体内部,制冷面位于壳体外;所述散热片安装于壳体出口处,所述散热片各底面与各半导体制热片发热面紧密固定在一起,所述散热片延伸部分为栅状结构,利于空气通过。所述风扇安装在壳体内部,向散热片送风,其后方有进风口。红外线感应单元安装于壳体出风口上方,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控制部件,所述红外线发射管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用于接收红外线,当使用者开始使用键盘时,所述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反射红外线,所述控制部件控制半导体加热片加热,并启动风扇送风。所述红外线感应单元每隔一定时间检测是否有人使用键盘,当没有接收到反射红外线时,所述控制部件切断半导体制热片及风扇电源。电源安装于壳体外部,用于给半导体制热片、风扇及红外线感应单元供电。
具体实施时,将键盘加热装置固定在键盘靠与使用者相对的一端,打开电源后,红外线感应单元检测到有人使用键盘,启动半导体制热片制热,并使风扇开始送风。当检测到无人使用键盘,红外线感应单元切断半导体制热片及风扇电源,停止制热及送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天冷季节为长时间使用键盘者提供热风,缓解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图2中,1、壳体2、红外线感应单元3、半导体制热片4、散热片5、键盘6、夹子7、电源8、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展示一种键盘加热装置实施例结构正视图,可见壳体(1)、半导体制热片(3)、散热片(4)、红外线感应单元(2),所述壳体(1)为半封闭型容器,所述半导体制热片(3)数量有两个,安装在壳体(1)靠出口的两侧位置,其发热面朝向壳体(1)内部,制冷面位于壳体(1)外;所述散热片(4)安装于壳体(1)出口处,所述散热片(4)两端与半导体制热片(3)发热面紧密固定在一起,所述散热片(4)延伸部分为栅状结构,利于空气通过。所述红外线感应单元(2)安装于壳体(1)出风口上方,用于使用者开始使用键盘(5)时,控制半导体加热片(3)制热。
在图2中展示一种键盘加热装置实施例结构侧视图,可见壳体(1)、半导体制热片(3)、风扇(8)、红外线感应单元(2)、夹子(6)、电源(7),所述夹子(6)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用于将整个键盘加热装置固定在键盘(5)上;所述半导体制热片(3)安装在壳体(1)靠出口的位置,其发热面朝向壳体(1)内部,制冷面位于壳体(1)外;所述风扇(8)安装在壳体(1)内部,其后方有进风口。所述红外线感应单元(2)安装于壳体(1)出风口上方,用于使用者开始使用键盘(5)时,控制半导体加热片(3)制热,并启动风扇(8)送风。
具体实施时,将键盘加热装置固定在键盘(5)靠与使用者相对的一端,打开电源(7)后,红外线感应单元(2)检测到有人使用键盘(5),启动半导体制热片(3)制热,并使风扇(8)开始送风。当检测到无人使用键盘(5),红外线感应单元(2)切断半导体制热片(3)及风扇(8)电源,停止制热及送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菊,未经刘文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0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氟化氢铵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减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