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潜硫量天然气溶液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9955.2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海;郑欣;邱鹏;薛岗;张文超;乔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C10L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潜硫量 天然气 溶液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天然气净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低潜硫量天然气溶液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公认的绿色环保燃料,具有发热量高、污染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已广泛用作城镇燃气和工业企业燃料。然而,从地层所采出的天然气有时会含有硫化氢等酸性组分。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硫化氢的存在还会导致设备和管道腐蚀。因此,当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允许值时,必须对天然气进行脱硫处理。
根据天然气中所含硫元素质量的多少,可将天然气的脱硫处理规模划分为低潜硫量(低于0.1t/d的元素硫)、中潜硫量(0.1~30t/d的元素硫)和高潜硫量(高于30t/d的元素硫)规模。对于低潜硫量天然气的净化,目前通常采用氧化铁固体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的脱硫原理是固体氧化铁与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2S3,化学反应式为Fe2O3+3H2S→Fe2S3+3H2O,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采用两台脱硫塔进行交替操作,当一台脱硫塔饱和时,必须切换至另一台脱硫塔进行脱硫,同时还必须对脱硫剂进行更换,因而这种方式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并且由于废脱硫剂与空气接触后极易发生自燃,所以会加大废脱硫剂回收处理困难程度,并伴随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脱硫塔对天然气的脱硫处理造成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以及传统废脱硫剂回收处理困难程度,并伴随着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潜硫量天然气溶液脱硫系统,包括鼓泡塔、气液分离器、储罐,所述鼓泡塔底部的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管、脱硫剂导管,鼓泡塔的出口通过溢流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导管与储罐入口连接,待处理的含硫天然气通过第一导管进入鼓泡塔内部,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导管进入鼓泡塔内部。
所述脱硫剂导管上连接有泵。
所述第二导管上连接有调节阀。
所述第一导管与脱硫剂导管通过一个三通管与鼓泡塔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低潜硫量天然气溶液脱硫系统,由于采用三嗪水溶液作为脱硫剂,不仅使得废脱硫剂回收处理方便,而且有利于脱硫工作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由于所述脱硫剂导管上连接有泵。通过泵的作用对鼓泡塔内持续补充三嗪水溶液以及持续对废三嗪水溶液的排出,相对传统技术采用脱硫塔的脱硫方式,无需再进行装置间的切换,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性高。
由于在第二导管上连接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可以方便控制气液分离器内废三嗪水溶液的储量,保证鼓泡塔内的脱硫工作稳定持续进行。
由于所述第一导管与脱硫剂导管通过一个三通管与鼓泡塔入口连接。这种结构可以使含硫天然气与三嗪水溶液混合后进入鼓泡塔,保证脱硫的持续性,时效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鼓泡塔;2、溢流管;3、气液分离器;4、储罐;5、泵;6、调节阀;7、第一导管;8、脱硫剂导管;9、第二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低潜硫量天然气溶液脱硫系统,包括鼓泡塔1、气液分离器3、储罐4,所述鼓泡塔1底部的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管7、脱硫剂导管8,鼓泡塔1的出口通过溢流管2与气液分离器3的入口连接,气液分离器3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导管9与储罐入口4连接,待处理的含硫天然气通过第一导管7进入鼓泡塔1内部,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导管8进入鼓泡塔1内部。所述三嗪水溶液,三嗪的质量浓度为10~60%。所述脱硫剂导管8上连接有泵5。在泵5的作用下三嗪水溶液通过脱硫剂导管8连续进入鼓泡塔1底部,使得脱硫剂的持续供应,保证工作可靠性,同时随着含硫天然气的持续进入鼓泡塔1底部,在鼓泡塔内含硫天然气以气泡的形式与三嗪水溶液接触,随着气泡的上升,气泡内的硫化氢逐渐被周围的三嗪水溶液所吸收。通过脱硫剂导管8导入鼓泡塔1的脱硫剂为三嗪水溶液,三嗪水溶液所含三嗪与待处理的含硫天然气所含硫化氢的化学反应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9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助餐自动取餐的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