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8472.0 | 申请日: | 201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章;占菊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超声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铸造行业生产中每年需要的砂芯、砂型至少要几千万吨。其中,硅砂因其价格低廉、储量丰富而在铸造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已明确了硅砂的以下性能指标对铸造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含泥量、酸耗值、耐火度、灼烧减量、PH值等等。其中含泥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使用铸造硅砂制成的砂芯、砂型的强度。在行业标准中定义:含泥量-原砂中含有的直接<0.02mm颗粒部分质量分数。并且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擦洗砂含泥量<0.3%,水洗砂含泥量<0.5%。所以含泥量更低的产品在市场上必然会凭借其优质的性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同时也会降低铸造厂粘结剂的用量,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而目前已有技术提出了利用超声波对硅砂进行清洗,其主要部件有清洗罐体、进水管、超声波震板以及收集污水的溢流口;工作原理是先将硅砂倒入清洗罐体内,超声波震板工作,使硅砂的泥份与污染物被分离,同时通过进水管从清洗罐体底部加水,污染物和硅砂在水的作用下被分离,污染物上浮通过清洗罐体顶端的溢流口排出,硅砂则从清洗罐体底部的出口排出,实现超声波洗砂;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擦洗法虽然提高了一定的效率,然而由于是将硅砂堆积在罐体内,虽然在超声波震板的作用下能对罐体内所有硅砂和污染物做到分离,然而在排出污染物时,通常位于罐体中部以下的污染物无法上浮,或者上浮后与罐体顶部的硅砂再次混合,故此这种洗砂装置的清洗效果不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传统技术中因污染物无法彻底排出,导致对硅砂的清洗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的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和翻料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罐体、超声波震板、进水管、溢流口、进砂口和出砂口;所述超声波震板固定设置在罐体内部,罐体的底部的中间设置出砂口,罐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夹层,该夹层的外壁上开设进水管,夹层的内壁上开设出水口;所述进砂口设置在罐体顶端,罐体顶端沿着罐体外壁设置有收集污水的溢流口;所述翻料装置设置在罐体内,翻料装置包括旋转轴和若干翻料钩;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罐体内,旋转轴的一端伸出罐体顶端连接有旋转电机,若干翻料钩分为2-5排固定在旋转轴上。
所述每个翻料钩的尾端设置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与翻料钩的头端具有120-150°的夹角。
所述每个翻料钩倾斜的固定在旋转轴上,每个翻料钩的倾斜角度一样。
所述超声波震板设置有多个,多个超声波震板固定在罐体的侧壁和底部,超声波震板之间间隔约50cm,在相邻的超声波震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通过翻料钩的设置,可以对罐体中部以下的硅砂起到搅拌翻转的作用,以便于罐体底部的污染物上浮,确保每罐硅砂的清洗效果,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因硅砂在罐体内堆积,罐体底部被超声波震板分离的污染物无法上浮而排出,只能与硅砂从罐体底部的出砂口排出,无法做到彻底清洗,导致清洗效果差的情况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翻料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铸造用超声波洗砂装置,其包括清洗装置1和翻料装置2;其中:
所述清洗装置1包括罐体10、超声波震板11、进水管12、溢流口13、进砂口14和出砂口15;所述超声波震板11固定设置在罐体10内部,罐体10的底部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砂口15;所述罐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夹层16,该夹层16的外壁上开设进水管12,夹层16的内壁上开设出水口,水通过进水管12进入夹层16内部空间,再通过夹层16上的出水口流入罐体内;所述进砂口14设置在罐体10顶端,罐体10顶端沿着罐体外壁设置有收集污水的溢流口13;待洗硅砂从罐体顶端的进砂口进入罐体内部,经其内超声波震板的作用,硅砂中的泥份与污染物被分离后随上升水流进入溢流口中,清洗后的硅砂沉降至罐体底部,经砂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8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