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节流增压功能的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8158.2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68 | 分类号: | B29C47/6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节流 增压 功能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节流增压功能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经过干燥结晶后进入挤出机,由挤出机内螺杆推动,通过管路进入主机过滤器进行过滤,滤除杂质的融熔料再流入模头进行复合,复合后的厚片再经过纵向、横向拉伸,牵引收卷,从而完成整个拉伸生产过程。
近年市场上对薄膜需求量加大,但是我们在生产较薄薄膜过程中,破膜次数明显增多。分析故障有可能如下技术问题:1、熔融料通过直径为¢55过滤器出口时,由于模唇口开度变小,背压升高,模头内贴合不均匀而导致熔融料相应挤出量减小,薄膜厚度变薄。2、由于经过过滤器的熔融料减小,单位面积作用在过滤器网片上的压力减小,过滤网易堵塞,网压升高,导致破膜次数增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破膜次数的节流增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过滤器料筒及安装在过滤器料筒内部的过滤网片,所述过滤器料筒的下端具有熔体进流通道、其上端具有过滤器压盖,所述过滤器压盖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熔体进流通道相连通的熔体出流通道,所述熔体出流通道为折弯形,包括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的出料口设有沿其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台阶孔,所述横向通道内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为与所述横向通道相匹配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出口端设有与所述台阶孔相匹配的凸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节流装置与横向通道为间隙配合,所述节流装置与横向通道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防滑垫。
所述节流装置的孔径为18mm~35mm。
所述节流装置的孔径为30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节流增压功能的过滤器,在过滤器的熔体进流通道的内部设有节流装置,该节流装置能够减小熔体进流通道的孔径,提高熔融料的挤出压力,避免熔融料在模头内贴合不均匀造成的破膜次数增多的情况发生。同时,节流装置整体截面采用T形结构,方便了节流装置的安装。节流装置与横向通道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防滑垫,该防滑垫不仅能够提高节流装置与熔体出流通道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可避免节流装置从通道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节流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过滤器料筒;11、熔体进流通道;12、滤器压盖;13、熔体出流通道;131、台阶孔;2、节流装置;21、管道;22、凸缘;3、防滑垫;4、过滤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节流增压功能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料筒1及安装在过滤料筒1内的过滤网片4,过滤器料筒1的下端具有熔体进流通道11、其上端具有过滤器压盖12,过滤器压盖12的内部开设有与熔体进流通道11相连通的熔体出流通道13,该熔体出流通道13为折弯形,包括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横向通道的出料口设有沿其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台阶孔131,横向通道内设有节流装置2;如图2所示,节流装置2为与横向通道相匹配的管道21,该管道21的出口端设有与台阶孔131相匹配的凸缘22,该凸缘22方便了节流装置2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施例的节流装置2与横向通道为间隙配合,节流装置2与横向通道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防滑垫3,该防滑垫3为耐高温材质制造;防滑垫3提高了节流装置2与熔体出流通道13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可避免节流装置2从通道中脱落。为了提高熔融料的挤出压力,该节流装置2的孔径为18mm~3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于节流装置2的孔径为30mm。节流装置的长度根据熔体出流通道13内的长度设定,其最长不超过该熔体出流通道13的折弯部。
使用时,将节流装置2安装在熔体出流通道13的出口端,然后再将熔体出流通道13的出口端外接其他部件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较方便,提高熔融料的挤出压力,减少了破膜的次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8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缩电缆附件内衬管的绕管机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的射移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