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窑炉用推板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8027.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天源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F27D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2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窑炉用推板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的配套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荧光粉的高温窑炉用推板砖。
背景技术
推板砖是荧光粉窑炉用的运输载体,在荧光粉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承载着装满物料的坩埚一同被推入炉膛中,依次经过预热区、加温区、高温区、保温区、降温区,近26个小时,10000mm距离的区域。传统的推板砖是水平的,没有将坩埚进行固定,坩埚在随着推板砖推进的过程中,因炉膛的不平容易向两边偏移,发生“拱炉”现象,造成损失。此外,由于推板砖表面是水平的,坩埚与推板砖的接触面是密闭的,在经过窑炉高温区域、保温区域进入循环冷却水降温区域,此时坩埚会从300℃℃高温直接降温到<50℃,如此急速冷却,容易炸裂,造成损失,一但发生破损就必须全部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窑炉用推板砖,不仅可以固定坩埚,而且利于坩埚的降温效果,破损后容易更换。
一种高温窑炉用推板砖,包括至少一组推板砖,每组推板砖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的主体和第二单元的主体为大小相等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单元的主体和第二单元的主体材料为氧化铝陶瓷,所述第一单元主体顶部两端和第二单元主体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一单元主体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方槽,所述第二单元主体底部中心处设有第二方槽,所述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通过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彼此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单元主体上的支撑件的一侧面与第一单元主体顶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单元主体上的支撑件的一侧面与第二单元主体顶面形成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的深度和等于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的主体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度数分别为90°-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度数分别为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将推板砖分为两个单元,可以并排使用,也可以组装使用,组装使用时增加了坩埚底部及周身的散热效果,避免坩埚炸裂;支撑件起到阻挡固定坩埚的作用,可以防止坩埚在推板砖推进过程中移动、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组装使用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一种高温窑炉用推板砖,包括至少一组推板砖,每组推板砖包括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第一单元1的主体和第二单元2的主体为大小相等的长方体。第一单元1的主体和第二单元2的主体是采用氧化铝陶瓷制作而成,具有耐高温、成本低的特点,第一单元1主体顶部左右两端(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准)和第二单元2主体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件3,第一单元1主体上的支撑件3和第一单元1主体为一体,第二单元2主体上的支撑件3和第二单元2主体为一体,为了最大化的适用坩埚的形状(上大底小),本实施例中将支撑件3设为棱柱形状,第一单元1主体上的支撑件的侧面31与第一单元主体顶面形成夹角,同理第二单元主体上的支撑件的侧面31与第二单元主体顶面也形成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度数为90°-150°,优选为120°(如图1和图2所示)。
这样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的形状大小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单元1主体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方槽4,第二单元2主体底部中心处设有第二方槽5,第一方槽4和第二方槽5的大小相匹配,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通过第一方槽4和第二方槽5彼此卡合,卡合后即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垂直相交四个端部的支撑件3可以起到阻挡固定坩埚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将坩埚放置在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之间,将第一方槽4和第二方槽5的深度之和设计为大小等于第一单元1或第二单元2的主体高度,这样当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垂直相交时,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组成的放置坩埚的空间底面为一个平整的面,坩埚底部可以同时接触到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天源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天源荧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8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温度均衡的箱式电阻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荧光粉生产的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