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830.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9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良好内海水域的逐步饱和及养殖环境的逐步恶化,近海养殖已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因此,渔民大都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外海海域,为适应外海海域的水文环境,近年来大型养殖网箱逐步成为渔民青睐的养殖工具,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网箱,为保持网衣的形状,并使网衣整体成圆台形以达到较好的抗流作用,需要在每根侧面网纲2的底端悬挂外圈沉子4,并在网底中央也也通过底面网纲2′′悬挂中心沉子4′,当海水中存在较为剧烈的海水运动时,由于中心沉子4′的质量较大使得其惯性较大,在较大的惯性作用下使得其随海水运动迟缓,导致其易于与摆幅较大的外圈沉子4之间产生剧烈拉拽,易于使附着在网纲上的网衣被拉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养殖网箱。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殖网箱,包括浮架、多个侧面网纲、多个沉子和网衣,其中侧面网纲的顶端系挂在浮架上,沉子悬吊在侧面网纲的底端,相邻侧面网纲的底端通过连接纲绳相连接,还包括多个底面网纲和浮子,各个底面网纲的一端与侧面网纲的底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浮子相连接,所述网衣连接在侧面网纲和底面网纲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网箱将现有技术中网底的沉子替换为浮子,从而可以减小其惯性,在较小的惯性作用下使得其随海水运动快捷,避免其易于与摆幅较大的外圈沉子之间产生剧烈拉拽,从而避免网衣被拉破,可有效避免因网衣破损而导致的逃鱼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子位于网衣底面的中心。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养殖网箱,包括浮架1、多个侧面网纲2、多个沉子4和网衣5,其中侧面网纲2的顶端系挂在浮架1上,沉子4悬吊在侧面网纲2的底端,相邻侧面网纲2的底端通过连接纲绳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底面网纲2′′和浮子3,各个底面网纲2′′的一端与侧面网纲2的底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浮子3相连接,所述网衣5连接在侧面网纲2和底面网纲2′′上,所述浮子3位于网衣5底面的中心。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海水运动,位于网箱底面外圈沉子4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摆动,在暴动的过程中,底面网纲2′′会将力传递到浮子3上,由于浮子3的惯性较小,会很快发生移动,从而避免底面网纲2′′上产生剧烈的硬性拉拽而损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带电作业的专用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养殖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