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茶杯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7083.6 | 申请日: | 201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虹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虹昕 |
| 主分类号: | A47G23/02 | 分类号: | A47G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志强 |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茶杯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工艺茶杯夹具。
背景技术
我国时茶文化大国,大部分国人都有喝茶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休闲的时候,喜欢喝茶消遣,但是在喝茶使用茶杯倒茶时,容易烫手,给喜欢喝茶的人造成不必要的烦恼,使喝茶缺少了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茶杯夹具,用于解决以前泡茶时,由于茶杯过热容易导致烫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艺茶杯夹具,包括左半剪、右半剪,所述左半剪与所述右半剪通过一个剪轴铰链连接,所述左半剪、右半剪位于剪轴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左半剪位于剪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杯托夹具,所述右半剪位于剪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抵住茶杯盖、防止茶杯盖从茶杯脱落的茶杯盖抵柱,所述茶杯盖抵柱与所述杯托夹具呈75°-100°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杯托夹具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移动杯盖位置的杯盖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杯托夹具与所述左半剪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夹具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倒茶时出现烫手的现象,而且人手不直接操作茶杯,不会接触茶水,操作卫生,同时设计的茶杯盖抵柱能够防止倒茶时茶杯盖脱落摔碎,杯托夹具上的杯盖挂钩,可以方便移动杯盖位置,使倒茶更容易,茶杯里的水能够完全倒净,防止积水将茶变浓,影响口感;杯托夹具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杯托夹具,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茶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托夹具与杯盖挂钩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半剪;2、右半剪;3、剪轴;4、把手;5、杯托夹具;6、茶杯盖抵柱;7、杯盖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工艺茶杯夹具,包括左半剪1、右半剪2,所述左半剪1与所述右半剪2通过一个剪轴3铰链连接,所述左半剪1、右半剪2位于剪轴3的一端设有把手4,所述左半剪1位于剪轴3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杯托夹具5,所述右半剪2位于剪轴3的另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抵住茶杯盖、防止茶杯盖从茶杯脱落的茶杯盖抵柱6,所述茶杯盖抵柱6与所述杯托夹具5呈75°-100°的角度。
所述杯托夹具5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移动杯盖位置的杯盖挂钩7。
所述杯托夹具5与所述左半剪1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杯托夹具5将茶杯托起,然后通过茶杯盖抵柱6顶住茶杯盖,防止茶杯盖脱落,通过位于左半剪1、右半剪2上的把手4,将左半剪1、右半剪2合起来,使杯托夹具5与茶杯盖抵柱6互相配合,将茶杯与茶杯盖靠合在一起,然后倒茶,这样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因茶杯过热而导致烫手现象。
当茶杯盖与茶杯之间缝隙过小而导致倒茶困难时,可以通过杯盖挂钩7调节茶杯盖与茶杯之间的缝隙。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茶杯,可以设计为杯托夹具5与左半剪1可拆卸连接,当茶杯大小与杯托夹具5大小尺寸不同时,可以更换与茶杯大小相匹配的的杯托夹具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虹昕,未经朱虹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式送饭提具
- 下一篇:一种玉露保肺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