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置入式瓦斯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6709.1 | 申请日: | 201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焕鑪;徐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焕鑪;徐彬胜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58;F23D14/6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置入 瓦斯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置入式瓦斯加热装置,尤指一种将内燃管置入池水中,而借由喷嘴将瓦斯喷入内燃管管内燃烧,进而对池水加热的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温水游泳池10的池水通常是借由锅炉20循环加热而维持温度,但因锅炉20属于高危险性的设备,必须由受过训练的操作人员操作,致使温水游泳池10营运的人事成本因而提高;再者,水产养殖业最怕遇到寒流造成所养殖的鱼虾冻死,故大量抽取地下水加入养殖池中,非但效果不彰且造成地层下陷。
次者,温水游泳池10或鱼池等设备,其加热方式是使用循环加热,惟查,使用循环加热的方式,其锅炉20输送至泳池10的输送距离,形成一种热耗损,徒增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置入式瓦斯加热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的功效;其是用直接加热方式,具有降低热耗损,节省能源浪费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置入式瓦斯加热装置,包括:一支架;一内燃管,进气端固定于该支架,排气端朝上;以及一调节器,设置于该支架,该调节器连接有瓦斯输入管与瓦斯输出管,该瓦斯输出管输出端设置一第一喷嘴,该第一喷嘴朝向该内燃管的进气端,且相对该喷嘴设置一第一跳火器。
此外,该内燃管管内进一步设置一第一混合管,并设置一第二喷嘴朝向该第一混合管的进气端,该第二喷嘴连接有瓦斯输出管,该瓦斯输出管连接至该调节器,且相对该混合管出气端设置有一第二跳火器。再者,该第一混合管的长度与该第喷嘴所喷出的瓦斯于该内燃管管内的火焰长度相当。又,进一步于该内燃管管内设置一第二混合管,且令该第二混合管的长度为该第一混合管长度的两倍,并设置一第三喷嘴朝向该第二混合管的进气端,该第三喷嘴连接有瓦斯输出管,该瓦斯输出管连接至该调节器,且相对该混合管出气端设置有一第三跳火器。
借助上揭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传统以锅炉加热的缺失,不仅使用上安全便捷,更可达降低热耗损,节省能源浪费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的功效;其是用直接加热方式,具有降低热耗损,节省能源浪费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利用锅炉对温水泳池池水加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内燃管加设混合管的结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内燃管加设混合管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温水泳池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6-6断面的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养殖池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温水游泳池
20锅炉
30支架
40内燃管
41进气端
42排气端
50调节器
51瓦斯输入管
52瓦斯输出管
53第一喷嘴
53a第二喷嘴
53b第三喷嘴
54第一跳火器
54a第二跳火器
54b第三跳火器
55瓦斯源
60a第一混合管
60b第二混合管
61进气端
62出气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支架30;一内燃管40,进气端41固定于该支架30,排气端42朝上,而该内燃管40大部分被置入池水中(请参阅图5~图7所示);以及一调节器50,设置于该支架30,该调节器50连接有一瓦斯输入管51与瓦斯输出管52,该瓦斯输入管51连接至一瓦斯源55,该瓦斯源55可为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皆可,该瓦斯输出管52输出端设置一第一喷嘴53,该第一喷嘴53朝向该内燃管40的进气端41,且相对该第一喷嘴53设置一第一跳火器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焕鑪;徐彬胜,未经罗焕鑪;徐彬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6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透镜和配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 下一篇:压电电磁复合式微能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