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吊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6023.2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西;査义强;陆元春;吴刚;吴建兵;张玉富;沙丽新;刘晓苹;聂志宏;周成;蔡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U型吊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在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吊环通常采用HPB300级光圆钢筋制作。由于HPB300级钢筋抗拉标准强度为300MPa,抗拉强度一般,因此当预制构件较重时,为了满足吊装需求,吊环设计直径较大,材料用量大,经济性较差,适用性也较差。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U型吊环结构,由于预应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为1860MPa,抗拉强度高,因此可替代普通钢筋,将其预埋在预制构件内作为吊环使用,可以通过设置较少股数的预应力钢绞线实现对较重预制构件的安全起吊、翻转、安装等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U型吊环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环抗拉强度一般,为了满足吊装需求,吊环设计直径较大,材料用量大,经济性较差,适用性也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吊环结构,包括预制构件和U型吊环,U型吊环预埋在预制构件内,U型吊环为U型钢绞线,预制构件内的U型吊环端部设有挤压套筒,挤压套筒和U型吊环之间设有钢锚板,在预制构件表面的U型吊环埋置点位置处设有圆形坡口,暴露于预制构件外的U型吊环外部套有套管。
进一步的,U型吊环2为U型钢绞线,U型钢绞线为单股或多股钢绞线弯曲而成;
进一步的,预制构件内的U型吊环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U型吊环对称设置在预制构件内;
进一步的,套管为铁皮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U型吊环预埋在预制构件内,U型吊环为U型钢绞线,预制构件内的U型吊环端部设有挤压套筒,挤压套筒和U型吊环之间设有钢锚板,在预制构件表面的U型吊环埋置点位置处设有圆形坡口,暴露于预制构件外的U型吊环外部套有套管,提供U型吊环结构,抗拉强度高,可替代普通钢筋作为吊环使用,实现对较重预制构件的安全起吊、翻转、安装等工作,结构简单,节省材料,经济性好,实用性较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U型吊环结构,包括预制构件1和U型吊环2,U型吊环2预埋在预制构件1内,U型吊环2为U型钢绞线,预制构件1内的U型吊环2端部设有挤压套筒3,挤压套筒3和U型吊环2之间设有钢锚板4,在预制构件1表面的U型吊环2埋置点位置处设有圆形坡口5,暴露于预制构件1外的U型吊环2外部套有套管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U型吊环2为U型钢绞线,U型钢绞线为单股或多股钢绞线弯曲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制构件1内的U型吊环2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两个多个U型吊环2对称设置在预制构件1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6为薄铁皮套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应力钢绞线高强材料抗拉强度高的特性,根据受力需要,将一定长度的单股或多股钢绞线弯成U型吊环2预埋在预制构件1内,并在U型吊环2端部通过挤压套筒3固定设置钢锚板4,确保其锚固性能满足起吊安装的受力要求。同时,在预制构件1表面U型吊环2埋置点位置切削圆形坡口5,防止U型吊环2在起吊过程中变形时,导致预制构件1边缘割损U型吊环2。另外,U型吊环2起吊点区域应套上薄铁皮套管,这样既可以确保吊装过程中钢绞线受力均匀,又可以保护钢绞线,避免形成快口。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6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缩式悬挑安全平网
- 下一篇:H型钢工装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