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5882.X | 申请日: | 201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良;沈为春;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5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岛超纤 湿法 pu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浸槽,具体涉及一种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
背景技术
定岛超纤是通过双组份复合纺丝技术制成的,其纤维的横截面是一种成分以微细而分散的状态被另一种成分所包围,很像海中的岛屿,其岛与海成分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是连续密集均匀分布的。超纤PU(聚氨酯)皮革,全称是“超细纤维聚氨脂合成皮革”,它属于合成革中的一种新的高档皮革,它名称的由来是因其组织结构的纤维丝非常细。超纤皮革属于合成革中的一种新研制开发的高档皮革,因其具有耐磨、耐寒、透气、耐老化、质地柔软以及外观漂亮等优点,已成为代替天然皮革的理想选择。由于它的高端性,因此在向无纺布涂布PU树脂时需要让无纺布充分吸收PU树脂,从而增强海岛超纤的物性,这就需要对应的含浸组件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它包括:
送卷机构,所述送卷机构包括固定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侧面的至少一根卷绕轴;
含浸机构,所述含浸机构包括与所述卷绕轴相对应的含浸槽、盛放在所述含浸槽内PU树脂、浸没于所述PU树脂内的多个张力调节辊、安装在所述PU树脂液面上方且与所述张力调节辊对应的多个挤压辊组以及安装在所述PU树脂液面上方用于将无纺布导出所述含浸槽的出料辊轴。
优化地,所述含浸槽与所述送卷机构相向一端的侧壁上安装有导向辊。
优化地,所述挤压辊组包括下挤压辊、对应设置于所述下挤压辊正上方的上挤压辊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挤压辊与所述送卷机构相背离一侧的侧挤压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一方面将进料机构和含浸机构相对应设置,从而将卷绕在卷绕轴上的无纺布直接导引至含浸机构上,另一方面利用多个张力调节辊和多个挤压辊组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可以确保在无纺布上均匀浸泡涂布PU树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卷机构;11、固定架;12、卷绕轴;2、含浸机构;21、含浸槽;22、导向辊;23、PU树脂;24、挤压辊组;241、上挤压辊;242、下挤压辊;243、侧挤压辊;25、张力调节辊;26、出料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定岛超纤湿法PU含浸组件,它主要包括送卷机构1和含浸机构2。
其中,送卷机构1包括固定架11以及安装在固定架11侧面用于卷绕无纺布3料卷的至少一根卷绕轴12。含浸机构2包括与卷绕轴12相对应的含浸槽21、盛放在含浸槽21内的PU树脂23、浸没于PU树脂23内的多个张力调节辊25、安装在PU树脂23液面上方且与张力调节辊25对应的多个挤压辊组24以及安装在PU树脂23液面上方用于将无纺布3导出含浸槽21的出料辊轴26。出料辊轴26和送卷机构1分别位于多个张力调节辊25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含浸槽21具有两端(即左右两端,这两端实际上是两侧壁),一端与送卷机构1相向设置,另一端与送卷机构1相背离设置;含浸槽21在与送卷机构1相向设置的一端顶部(即该端侧壁顶部)安装有导向辊22,用于调节无纺布的走向,使其能够顺利延伸入含浸槽21中。挤压辊组24包括下挤压辊242、对应设置于下挤压辊242正上方的上挤压辊241以及设置于下挤压辊242一侧的侧挤压辊243,上挤压辊241和下挤压辊242的间距等于无纺布以及涂布在无纺布上的聚氨酯树脂厚度,侧挤压辊243和送卷机构1位于送卷机构1的两侧,即侧挤压辊243位于下挤压辊242与送卷机构1相背离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58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