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5254.1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雾化 灭菌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通常是无法进水,所以需要通过人工给患者喂水,如果直接将水灌入患者的口部时,水会进入到患者的气管中,从而容易呛到患者甚至窒息,并且昏迷患者口部多为半开状态,所以有许多灰尘、细菌等进入患者口部,从而造成患者感染,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来解决直接给患者喂水会呛到患者,甚至造成患者窒息和患者细菌感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包括水箱、隔板、加水孔、消毒液加入孔、第一微型泵、第一输液管、第二微型泵、第二输液管、第一雾化喷头、第二雾化喷头、罩体,所述的水箱为六块透明板组装而成的长方体,所述的隔板位于水箱内部中心处,且所述的隔板将水箱平均分隔成两个封闭空间,所述的隔板与水箱螺纹相连,所述的加水孔位于水箱顶部右侧,所述的加水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消毒液加入孔位于水箱顶部左侧,所述的消毒液加入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一微型泵位于水箱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一微型泵与水箱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输液管位于第一微型泵左端,所述的第一输液管与第一微型泵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微型泵位于水箱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微型泵与水箱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输液管位于第二微型泵右端,所述的第二输液管与第二微型泵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雾化喷头位于第一输液管顶端,所述的第一雾化喷头与第一输液管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雾化喷头位于第二输液管顶部,所述的第二雾化喷头与第二输液管紧配相连,所述的罩体贯穿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的罩体与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滑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加水孔顶部还设有第一封盖,所述的第一封盖与水箱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加入孔顶部还设有第二封盖,所述的第二封盖与水箱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输液管顶部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输液管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输液管顶部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输液管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输液管上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一输液管胶连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输液管上侧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的第二限位块与第二输液管胶连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体顶部还设有防护垫,所述的防护垫与罩体胶连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首先通过加水孔往隔板与水箱组成的右侧空间中加入净化水,加入一定量时通过第一封盖将加水孔密封住,再通过消毒液加入孔向水箱与隔板组成的左侧独立空间中加入消毒液,当加到一定量时用第二封盖将消毒液加入孔密封住,将罩体罩在患者口部,并启动第二微型泵,第二微型泵将水箱中的消毒液输入到第二输液管中,并通过第二雾化喷头将第二输液管中消毒液雾化并喷向患者的口部,从而完成患者口部周围消毒杀菌,待口部周围消毒后推动第二输液管,使得第二雾化喷头伸入患者口腔内部,因此可对患者口腔内部消毒,待口腔内部消毒完后关闭第二微型泵,将第二输液管从患者口腔中拔出,并将第一输液管和第一雾化喷头伸入患者口腔中,启动第一微型泵,第一微型泵将水箱中净化水泵入到第一输液管中,并通过第一雾化喷头将净化水转化成雾状水汽喷入到患者口腔中,从而达到给患者补水并且又防止水进入气管中而呛到患者,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实现给患者口部周围和口腔内部雾状式消毒,能及时消灭掉落在患者口腔中的细菌,避免了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并且实现通过雾化水汽给患者补水,防止了水进入患者气管中,避免呛到患者和造成患者窒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自动雾化灭菌补水护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罩体的放大视图
水箱1隔板2
加水孔3消毒液加入孔4
第一微型泵5第一输液管6
第二微型泵7第二输液管8
第一雾化喷头9第二雾化喷头10
罩体11第一封盖301
第二封盖401第一调节阀601
第一限位块602第二调节阀701
第二限位块702防护垫11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卧式胶囊干粉型吸入装置
- 下一篇:金属板表面连续热转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