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联网环境参数采集及播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937.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6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张东辉;刘洪时;苍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环境参数 采集 播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联网环境参数采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车联网环境参数采集及播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室外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与散热器中间,仅能测量本台汽车传感器处的温度情况,如果汽车停在烈日暴晒的露天停车场或停在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停车场,那么驾驶人仅可通过汽车室外温度传感器获知汽车周围空气的温度情况,无法在汽车未起步时获知真正的室外温度情况;环境参数采集器一般采用固定地点安装方式,例如气象站,一般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多建立在空气流通的山峰或开阔地上,人群集中的住宅小区、办公场所、商业网点等地点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区域性的小气候,这些区域的空调安装密集,大量空调同时工作导致气温高于整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处于此区域活动的人所感受到的体感温度高于平均气温。然而,气象站所能采集到的空气温度一般是市郊的空气温度,以此作为数据来源而产生的城市气温参数,误差较大。现有的温度采集器一般以城市行政区域作为统计单位,其统计结果仅能精确到一个城市的一个区级范围,而由于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同一个行政区范围的空气温度存在分布差异,现有系统无法满足更精细的数据采集及统计需求。温度采集器一般情况下一个站点仅安装一套精密传感器来进行数据采集,各站点间的传感器存在差异,由此带来测量误差。
汽车空调系统仅能检测汽车室内空气温度,手动或自动设定温度及风速,并不能根据汽车室内及室外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开启车窗或打开室外循环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联网环境参数采集及播报器,环境参数的测量及统计结果依托于大量终端设备,并且在平台端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筛分去除误差较大因子,测量结果较单一传感器更加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联网环境参数采集及播报器,包括:与车辆总线进行通信读取汽车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数据的OBD通信模块、采集大气压力的气压计、采集空气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空气湿度数据的湿度传感器、采集PM2.5灰尘颗粒浓度的PM2.5灰尘颗粒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车辆位置数据的GPS定位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统一编码的微控制器、用于数据传输的4G网络通信模块、将微控制器统一编码后的数据信息转化成语音消息的语音模块、用于自动播报车内外环境数据信息的扬声器和处理统一编码后数据信息的云平台;所述的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与散热器之间,所述的OBD通信模块、气压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灰尘颗粒传感器、GPS定位模块、语音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均和微控制器相连,语音模块还与扬声器相连;所述的气压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灰尘颗粒传感器集成在本装置内部,通过OBD通信模块将本装置安装在汽车OBD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由于汽车的行驶通过各路桥而遍历地图中的各个单元区域,再由云平台处理多台终端上传的信息,因此本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具有动态灵活性强的特点;环境参数的测量及统计结果依托于大量终端设备,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时筛分去除误差较大因子,测量结果较单一传感器更准确;采集的环境参数与人群分布情况相吻合,因为公路的建设多依附于人群活动场所的附近,车流密集区、汽车停靠区大多为人群密集地区,因此本系统覆盖范围与人群活动范围基本相一致;本装置自动采集车内环境参数,下载车辆周围环境参数,以语音方式播报给驾驶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3幅:
图1为国家级台站分布图;
图2为城市中气象站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