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891.7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留海;李意;陈晓菊;阙祥勇;李兵;李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关节 脱位 辅助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肩关节脱位后辅助对抗牵引复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大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一种,据报道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5%-50%。容易脱位原因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盂下脱位以及盂上脱位,临床上以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多见,约占肩关节脱位的95%以上。
新鲜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原则上应是尽早行闭合手法复位,不仅可及时缓解患者痛苦,而且易于复位。但肩关节脱位多发生于紧急就诊,手法复位操作多由一位医生行足蹬法复位,缺乏助手帮忙。足蹬法对患者而言需忍受医务工作者的脚臭味,对医生而言该种体位下不易用力,而且肩关节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复位往往需要克服较大的肌肉阻力,对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挑战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肩关节脱位后辅助对抗牵引复位的装置。该辅助复位装置能够对患肢腋窝部进行有力支撑及提供有效对抗牵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医务工作者使用足蹬腋窝造成体位不当而无法用力牵引复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对抗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呈倒L型,对抗牵引支架由L型支杆和腋枕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由支架固定器固定在床栏上或担架平车的栏杆上,所述L型支杆的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器与所述的固定支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材质轻便,便于安装,固定牢靠。使用时只需通过对支架固定器进行控制即可调节相应高度以满足牵引复位需求,可让医务工作者独立操作完成,省时省力,复位效果好。且腋枕可更换,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7和对抗牵引支架8,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7呈倒L型,对抗牵引支架8由L型支杆2和腋枕1组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7由支架固定器4固定在床栏5上,所述L型支杆2的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器6与所述的固定支架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患者仰卧于床3上,将固定支架7由支架固定器4固定在位于患者健侧的床栏5上,根据患者肩宽及胸廓高度将对抗牵引支架8通过支架固定器6固定在固定支架7的相应位置,使得腋枕1安放在患者的患侧腋窝内,医务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根据患者受伤后所拍摄的医学影像学资料(如DR片)或者患者临床体征判断患者肩关节脱位的类型。例如患者为肩关节前脱位时,操作者双手握住患肢腕部,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使患肢处于外展、外旋位,牵引一段时间后,待操作者感觉患者脱位的肱骨头与肩盂前方稍分离后,同时内收并内旋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
总之,运用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能够有效的对患肢腋窝进行有力支撑并提供有效对抗牵引,替代了医务工作人员的脚。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卫生,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复位省时省力,复位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未经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盘支架型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加工中心配电柜永磁铁门锁配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