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292.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养辉;张博;王佐;李祝龙;胡滨;付元坤;郭力源;赵文科;李鹏飞;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管 桥涵 管片 拼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涵结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支架。
背景技术
1896年美国率先进行钢波纹管通道、钢波纹管涵的可行性研究,1923年美国铁路工程协会在伊利诺斯州的中央铁路应用钢波纹管通道进行实体测试,1929年加拿大首座钢波纹管用于一煤矿中,1931年澳大利亚首次建成8米钢波纹管汽车通道一座,1990年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规范制定了钢波纹管设计技术规范。随着越来越多的钢波纹管在世界各地的安装使用,证明了此种结构在各种使用情况下的通用性,而且其寿命已超过了设计寿命。我国金属钢波纹管涵是从2001年以后逐步开始在公路工程领域范围内使用,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开发,现已在河北、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市区的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直径(跨径)超过3米的涵洞(小桥)钢波纹管成型均采用管片拼装,每个圆周方向约有4-15块板组成,板与板搭接处采用高强螺栓紧固。目前对于拼装设计的钢波纹管涵在管片拼装施工中主要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搭设简易钢管脚手架方式进行,钢波纹管涵洞每环拼接施工速度较慢,拼缝搭接操作不宜控制,人工、设备投入较大,管片拼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支架,解决施工现场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不便、工期较长、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杆件、螺纹套筒和球铰;
杆件的两端为螺纹端头,多个杆件通过螺纹套筒互相组接;
球铰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六个螺纹孔,多个杆件或组装杆件通过球铰互相组接;
支架端部的球铰上连接有支腿。
杆件包括0.25米型杆件、0.5米型杆件和1米型杆件三种长度型号,均为圆柱形杆体,为实心或空心杆体;
杆件中段设置有改变杆件长度的电动伸缩装置。
支腿为圆柱形杆体,顶端设置有接入球铰的螺纹端部,底端设置有走轮,中部杆体设置有改变支腿长度的电动伸缩装置;
中部杆体对称设置有侧向向下的四根固定爪。
球铰上固定有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包括两节由万向关节连接的臂杆,端头设置有吸附钢波纹板的磁性端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既能控制钢波纹管的管径,又能不断调整整个波纹管的长度,同时在整个支架上安装带磁性的可以360度旋转的机械手臂把分块的波纹板吸附到支架上,从而进行方便的拼装,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简图。
图2为机械手示意简图。
图3为0.25米型杆件结构图。
图4为0.5米型杆件结构图。
图5为1米型杆件结构图。
图6为支腿立面图。
图7为走轮侧面图。
图8为球铰纵剖图。
图9为螺纹套筒结构图。
图中,1-0.25米型杆件,2-0.5米型杆件,3-1米型杆件,4-球铰,5-螺纹套筒,6-支腿,7-固定爪,8-电动伸缩装置,9-走轮,10-机械手臂,11-磁性端头,12-端部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支架,包括杆件、螺纹套筒5和球铰4。
杆件包括0.25米型杆件1、0.5米型杆件2和1米型杆件3三种长度型号,均为圆柱形杆体,为实心或空心杆体,材质可以是钢材、高轻度合金或者高强度塑料的任何一种。杆件中段设置有改变杆件长度的电动伸缩装置8,两端为螺纹端头,多个杆件通过螺纹套筒5互相组接。螺纹套筒5也为空心圆柱形,外直径与杆件直径相同,内直径与杆件的螺纹端头直径相同。采用三种长度型号的杆件增加杆件的长度,横向可增加所需拼装钢波纹管的管径,可拼接成任何半径的管径;纵向可增加长度,满足任何所需的钢波纹管的长度。
球铰4为钢质材料,其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六个螺纹孔,多个杆件或组装杆件通过球铰4互相组接,形成节点网状结构。螺纹孔直径和长度均与杆件螺纹端头的直径和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