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3011.4 | 申请日: | 201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1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轩辉;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盟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34;B03C3/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崔艳姣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以及对控制微粒和酸雾的要求不断提高,湿式静电除尘器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湿式静电除尘器对酸雾、有毒重金属以及PM10,尤其是PM2.5微细粉尘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应用在湿法脱硫后,可解决石膏雨、蓝烟等问题,可有效捕集维系颗粒物、重金属、有机物等,烟尘排放可达10mg/Nm3,甚至5mg/Nm3以下,实现超低排放,但是现有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基本未解决极板腐蚀或仅通过水膜技术解决该问题,没有有效地处理烟气中的酸雾,以保护极板不被腐蚀。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有效地处理烟气中的酸雾,保护极板不被腐蚀,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湿式静电除尘器没有有效处理烟气中的酸雾,极板易腐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有烟气进口及烟气出口,其中,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设置有放电装置及集尘板,所述集尘板上部设置有喷嘴,其中,所述喷嘴通过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与存水箱及碱性溶液存储箱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阀与第二调节阀,进而调节所述喷嘴喷出的水与碱性溶液的比例;
废液收集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用于收集从壳体内排出的废液。
优选,所述废液收集箱中设置有PH酸度计,所述PH酸度计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PH酸度计测得的酸度值,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
进一步优选,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集尘板之间设置有气流均布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纵切面为三角形的环形烟气导流板,所述烟气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喷嘴与所述集尘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用于设置所述喷嘴喷液的间隔时间及每次喷液的持续时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喷嘴为空心锥形喷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如下:烟气通过壳体上的烟气进口进入壳体内部,由于放电装置的持续放电产生电晕,烟气中的粉尘及其他污染物会附上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板表面移动,从而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处理后的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喷嘴通过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与存水箱及碱性溶液存储箱连接,可以喷射水或水与碱性溶液的混合液,其中,喷出的液体将带动集尘板上的粉尘及污染物进入废液收集箱,另外,与所述第一调节阀及第二调节阀连接的控制器可以调节所述喷嘴喷出的水与碱性溶液的比例,即,可调节喷嘴喷出液体的酸碱度,以适用于对不同的烟气中酸雾的中和,可以防止酸雾含量太大而造成集尘板与放电装置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静电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湿式静电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控制器2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用于收集从壳体内排出的废液的废液收集箱3,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烟气进口11及烟气出口12,所述烟气进口11与所述烟气出口12之间设置有放电装置13及集尘板14,所述集尘板14上部设置有喷嘴15,所述喷嘴15优选为空心锥形喷嘴,所述喷嘴15通过第一调节阀4及第二调节阀5与存水箱6及碱性溶液存储箱7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第一调节阀4及第二调节阀5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阀4与第二调节阀5,进而调节所述喷嘴15喷出的水与碱性溶液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盟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盟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3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