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启发电机用集电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748.4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张迪;朱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启发 电机 集电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启发电机用集电环,尤其是一种电机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启动力矩大的集电环。
背景技术
集电环是励磁电机必备的一种电能传输中介,将外界直流电通过碳刷传输到旋转的转子集电环上,集电环与转子固定。目前市场上的集电环都是固定在电机轴上,集电环轴向尺寸较长,占用较多的轴向空间,与产品发展的小型化趋势相背离。随着电机结构空间紧凑性要求越来越高,占用较多轴向空间的传统型集电环越来越受困于自身的局限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也突飞猛进,传统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各自独立的结构形式也逐渐走向了一种高性能、高集成化的结构布置。而能够提供较大起动力矩,同时又可以具有发电机功能的混合励磁启发电机应运而生。集电环作为混合励磁启发电机中必不可少的结构部件,将静态的直流电源传输至动态旋转的励磁线圈中,使转子线圈具有励磁作用。目前市场上现有成熟的集电环均采用轴向布置结构,占用较多的轴向空间,在客户外形要求有限的情况下,电机的结构布置根本无法完成。因而一种创新型集电环结构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启发电机用集电环,通过创新和巧妙的结构布置,将滑环由传统的轴向结构更改为径向同心环结构,大大缩短电机轴向空间,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启发电机用集电环,包括集电环固定柱、大滑环、小滑环,所述大滑环与小滑环之间通过集电环固定柱定位,并通过第一螺钉锁紧固定连接,集电环固定柱通过其上的定位孔和第二螺钉与转子铁芯轴向定位固定连接。
转子铁芯的转子励磁线圈端部与“叉”型端子铆接,并通过第三螺钉与大滑环和小滑环分别连接。
大滑环和小滑环设有用于轴向防松脱和径向防旋转的花锯齿。
大滑环和小滑环由纯铜板构成。集电环固定柱由PBT+GF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创新、巧妙、合理的结构布置,将集电环的轴向布置改为径向布置,大大缩短了电机轴向空间,有利于电机产品结构布置,增强了产品的稳定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对电机外径较大、轴向空间较小、起动力矩较大、功率密度高的混合励磁起发电机具有极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集电环组件爆炸图;
图2是集电环组件与转子铁芯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3是转子励磁线圈端部与集电环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4是集电环与转子装配完成后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启发电机用集电环,包括第一螺钉1、集电环固定柱2、锁紧螺母3、大滑环4、小滑环5、第二螺钉6、转子铁芯7、转子励磁线圈8、“叉”型端子9、第三螺钉10
大滑环4与小滑环5之间通过集电环固定柱2定位,并通过第一螺钉1锁紧固定连接,集电环固定柱2通过其上的定位孔和第二螺钉6与转子铁芯7轴向定位固定连接。
集电环的两个滑环采用纯铜板制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满足集电环的结构强度和各零部件的安装定位。
集电环固定柱2采用PBT+GF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还能够满足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优良绝缘性能,进而满足集电环的基本功能需求。
集电环的两个滑环通过固定柱定位,保证两个滑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可靠,两个滑环通过锁紧螺钉将其与固定柱轴向定位。
集电环组件通过集电环固定柱与转子铁芯7的定位孔配合,以保证转子铁芯与集电环组件位置准确,集电环组件与铁芯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保证定位的可靠性。
转子励磁线圈8端部采用“叉”型端子9连接,通过第三螺钉10将其与集电环两个滑环连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减小接触电阻。
集电环的滑环采用“花锯齿”形式,在电机转子灌封后,通过灌封胶的填充,滑环具有轴向防松脱、径向防旋转的功能。
按照图1所示,先将锁紧螺母3与集电环固定柱2安装到位,大滑环4和小滑环5与集电环固定柱2安装定位,通过第一螺钉1将其锁紧固定;
按照图2所示,通过第二螺钉6将转子铁芯7与集电环固定柱2轴向连接,并通过定位孔进行精确定位,进而将集电环组件与转子铁芯7固定;
按照图3所示,转子励磁线圈8端部与“叉”型端子9铆接,通过第三螺钉10将其与大滑环4和小滑环5分别连接,进而保证每束转子励磁线圈相串联;
按照图4所示,集电环的滑环径向布置完成,缩短电机轴向空间;转子灌封后对集电环滑环进行精车处理,保证滑环表面光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