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悬浮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2336.0 | 申请日: | 201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励;张小红;孙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13/00 | 分类号: | B60L13/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悬浮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悬浮电动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消耗量日益增加,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变得日益紧缺。在城市中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例如公共交通车辆、出租车辆以及私家车辆等循环往复在城市中行驶,它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能源,而且石油的大量使用,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害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不良问题,则会给城市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无形的危害,有碍于城市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动汽车作为燃油汽车的替代运输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就现有的电动汽车而言,其驱动系统多套用燃油汽车的驱动系统,即动力源输出动力,动力依次经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到达行走终端(即车轮)。此种驱动系统,对于目前蓄电池容量偏小的电动汽车来说,如此多环节的动力传递,降低了电动汽车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效率。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磁悬浮电动汽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该磁悬浮电动汽车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效率,从而降低能耗,改善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磁悬浮电动汽车,包括后轮磁悬浮支撑驱动系统、前轮磁悬浮支撑系统和检测控制系统;所述后轮磁悬浮支撑驱动系统包括后调速离合器、两个对称设置的后车轮,两个后车轮处分别设有后支撑半轴,后支撑半轴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前轮磁悬浮支撑系统包括前调速离合器、两个对称设置的前车轮,两个前车轮处分别设有前支撑半轴,前支撑半轴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
其特征是,所述后车轮为动力磁悬浮后车轮,该后车轮悬浮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后支撑半轴的外圈,所述前车轮为动力磁悬浮前车轮,该前车轮悬浮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前支撑半轴的外圈;
所述动力磁悬浮前、后车轮中,每个车轮均设有电机,电机套在相应的车轮中,每个电机均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外转子、内定子以及左、右磁钢和左、右外绕组和左、右辅助轴承;
前、后支撑半轴分别穿过对应位置的内定子的中心,内定子固定套在前、后支撑半轴上,外转子与壳体紧密连接,且置于内定子外圈并与之保持距离;左、右磁钢分别固定在外转子左、右两端,左、右外绕组分别固定于壳体的左、右内侧壁;
前、后支撑半轴分别通过对应位置的左、右辅助轴承与壳体连接,前、后支撑半轴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内定子、外转子以及左、右磁钢和左、右外绕组和左、右辅助轴承的轴线位置,四个车轮分别悬浮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前、后支撑半轴外圈。
每个电机还包含左、右端盖,左、右端盖分别通过左、右辅助轴承连接于前、后支撑半轴和壳体上。
所述控制器包括机电协调控制器和悬浮驱动控制器,并通过线路连接于动力磁悬浮前车轮、动力磁悬浮后车轮、后调速离合器和前调速离合器;当车辆转弯,两侧车轮转速不一致时,机电协调控制器与悬浮驱动控制器连接调节转速,实现差速控制,而不需要传统的差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浮电动汽车利用磁悬浮及电机技术将车身悬浮,使前、后车轮的支撑半轴无摩擦、无磨损地支撑车身,并驱动车轮旋转,带动车轮沿地面行驶。而调速离合器的作用是电动汽车在静止、启动、慢速倒车、减速或制动以及低速运行时,控制汽车的运行速度。
动力磁悬浮后车轮旋转,内定子套在后支撑半轴上,后支撑半轴与壳体连接,壳体与车轮固定,并在闭环控制系统控制下产生支撑车身的磁悬浮力和驱动电动汽车运行的电磁转矩。动力磁悬浮前车轮的内定子固定在前支撑半轴上,前支撑半轴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与车轮连接,支撑半轴即为车轮轮轴,在闭环控制系统控制下产生磁悬浮力支撑电动汽车的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磁悬浮后车轮,采用外转子电机的结构,内定子固定在后支撑半轴上,内定子绕组通电产生径向电磁悬浮力,使得内定子悬浮在外转子的轴线位置处,同时产生电磁转矩,使得外转子受到电磁转矩的作用旋转,继而使得车轮沿地面转动。同时,外转子两外侧的磁钢和壳体内侧的两外绕组通电,产生电磁悬浮力,使得外转子受到轴向上的悬浮力,控制外转子在轴向上的悬浮,从而实现车轮无摩擦、无磨损驱动旋转和支撑车身。同理,动力磁悬浮前车轮只需要提供支撑车身的磁悬浮力,前车轮的内定子在电磁场中受到径向的电磁悬浮力支撑车身,同时轴向上由磁钢和外绕组作用产生轴向上的电磁悬浮力,支撑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地轨滑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磁力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