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后倾结构件、防后倾装置以及工程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42063.X | 申请日: | 2015-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勇;侯志强;郭英训;李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后倾 结构件 装置 以及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后倾结构件、设置该防后倾结构件的防后倾装置以及设置该防后倾装置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强夯机是一种频繁地将夯锤提升到指定高度,通过脱钩装置释放夯锤,夯锤自由下落后产生的巨大能量,对地基产生强大的振动与冲击,进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的大型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机场、码头、围海造田、山区回填等地基处理中。
在脱钩装置的作用下,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突然下落,存储于上车系统的能量瞬间得到释放,臂架在此能量的驱动下前后摆动,且幅度较大,极易引起强夯机薄弱部件的疲劳破坏,同时存在着整机倾翻的危险性。
为降低臂架摆动,提高整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专利号为201220276976.8的实用新型专利是在防后倾杆和人字架之间安装液压缸作为缓冲缸来缓冲夯锤释放后强夯机臂架的晃动。专利号为201210328124.3的实用新型专利是在防后倾杆上套设阻尼件,阻尼件与防后倾杆之间加装卡箍来调节摩擦力,此摩擦力用于消耗臂架晃动能量,有效降低臂架的振动和反弹。
现有强夯机的臂架减摆方式采用在防后倾装置的内管与外管之间安装钢质压簧或在防后倾外管与人字架之间安装液压缸的方式吸收夯锤脱钩后臂架后摆的部分能量,减小臂架摆动幅度,提高整机稳定性。但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防后倾装置的外管依靠弹簧对内管进行减振,弹簧阻尼系数小,回弹频次多,增大了臂架回摆幅度和次数、减振效果较差,最终导致整机稳定性较差;
2、现有技术中液压缸方案成本较高,故障率较高,效果较差;
3、现有技术中阻尼缓冲装置在臂架后倾冲击力的作用下,阻尼件易导致疲劳破坏,卡箍松紧度变化易导致阻尼件与防后倾杆之间摩擦力的变化,当卡箍力较小时易出现防后倾杆被顶弯,臂架后倾翻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防后倾结构件、设置该防后倾结构件的防后倾装置以及设置该防后倾装置的工程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减振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后倾结构件,包括座体以及减振颗粒,其中:所述座体设置有活动腔以及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嵌入口;
所述减振颗粒填充于所述活动腔内且其占据所述活动腔的部分空间,所述减振颗粒能至少通过与由所述嵌入口嵌入的伸缩移动件摩擦或非弹性碰撞的方式耗散掉所述伸缩移动件上的振动能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颗粒为球体或椭球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颗粒所占据的所述活动腔的体积不大于所述活动腔容积的85%。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颗粒的长度尺寸为1mm-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颗粒为合金材质、金属材质、石块或沙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座体为管体,所述管体轴向方向上的其中一端的端口形成所述嵌入口,所述管体轴向方向上的其中另一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后倾装置,包括伸缩移动件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防后倾结构件,其中:
所述伸缩移动件的至少其中一端穿过所述嵌入口并嵌于所述座体的活动腔内的所述减振颗粒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移动件嵌于所述座体的活动腔之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挡部件,所述推挡部件能加大伸缩移动件端部与减振颗粒的接触面积且能阻挡所述减振颗粒从所述伸缩移动件与所述活动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渗透出所述活动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挡部件为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移动件为管体,且所述伸缩移动件的内腔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腔彼此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移动件与所述座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施加的弹力能将所述伸缩移动件与所述座体弹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桩止水结构
- 下一篇:供水隧洞或低压水工隧洞的防渗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