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制动杠杆的防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562.7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涛;金晓平;刘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34 | 分类号: | B61H13/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制动 杠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货车上的制动杠杆。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缸、制动杠杆以及制动杠杆防脱装置。制动缸的推杆固定在制动杠杆的一端,制动杠杆的另一端通过中间部位连接有闸瓦。制动杠杆防脱装置是铁路货车制动系统中重要的附属设施,其作用是支撑实施制动力的制动杠杆并保证制动杠杆在其上平稳自由的滑动。
由于制动缸推杆在制动缸的推力下,始终在与车身平行的平面(以下称“车辆活动平面”)上做活塞运动,若能保证制动杠杆也在车辆活动平面上运动,则此时制动力全部作用在车辆活动平面上,车辆的制动效率最佳。
传统的制动杠杆防脱装置焊接在车辆底架上,由于焊接时容易变形,造成制动杠杆防脱装置焊接组装完后,圆钢的两头可能不在水平面上,或者尽管圆钢的两头处在水平面上,制动杠杆在圆钢上滑动时,由于的圆钢的位置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制动杠杆不在车辆活动平面上,从而导致制动杠杆在制动杠杆防脱装置上滑动时,制动杠杆与制动缸推杆作为一个整体不在车辆活动平面上,导致制动实施时,制动力产生一定的分力,影响车辆最终的制动性能。
并且传统的制动杠杆防脱装置一旦焊上就固定不动,无法再调节。
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制动杠杆防脱装置与车底焊架缝易产生裂变,容易造成焊缝开裂,导致制动杠杆防脱装置脱落,危及车辆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制动杠杆防脱装置,可以调节圆钢的高度,使圆钢处在水平位置上,并且还可以将圆钢调节到一个最佳高度,圆钢位于此最佳高度时,制动杠杆在圆钢上滑动时与制动缸的推杆处于车辆活动平面上,此时制动系统传递效率高,满足车辆制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可调制动杠杆的防脱装置,它包括:两个吊板、圆钢、连接杆,所述圆钢和连接杆设于所述两个吊板之间,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吊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和定位圆钢高度的调节部件。
所述两个吊板之间的距离需保证车辆在全磨耗状态下实施制动时,制动杠杆移动过程中与吊板不发生干涉,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吊板的一端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吊板的圆柱体结构的外壁上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定位垫圈,所述调节部件螺纹连接于圆柱体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装置安装时圆柱体结构的一端朝上,垂直设置于铁路货车的车底架上,车底架置于定位垫圈的下方,制动杠杆置于圆钢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调节位于定位垫圈上方的螺母的高度来调节圆钢的高度,然后再紧固位于定位垫圈下方的螺母,从而完成调节高度的过程。通过调节防脱装置的调节部件来调节圆钢的高度,从而使制动杠杆在圆钢上滑动时处在车辆活动平面上,制动系统传递效率高,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末端设置有开口销。开口销的安装能够保证防脱效果,并且开口销易拆,易于今后的拆卸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圆钢与吊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与吊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传统的制动杠杆防脱装置一旦焊接上去就很难改变,焊接的时候一旦焊歪或者变形,就会导致制动杠杆在圆钢上滑动时不在车辆活动平面上,届时制动力就产生分力,严重影响制动效果。本实用新型成功避免了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杠杆的防脱装置用于支撑制动杠杆,并且制动杠杆可以在圆钢上自由滑动,制动杠杆的防脱装置安装后,如果制动杠杆在防脱装置上滑动时与制动缸推杆不在车辆活动平面上,可以通过调节防脱装置的调节部件来调节圆钢的高度,从而使制动杠杆在圆钢上滑动时处在车辆活动平面上,制动系统传递效率高,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
2、车辆底架通过螺母连接,然后安装开口销,开口销的安装能够保证防脱效果,并且开口销易拆,易于今后的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1、吊板;2、圆钢;3、连接杆;4、第一螺母;5、定位垫圈;6、第二螺母;7、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蕉采收车
- 下一篇:标准化动车组用紧急制动拉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