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0000.0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衍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是一种便捷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是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目前市面上的鱼钩的种类繁多,型号多样。为了便于使用鱼钩进行钓鱼,许多人在传统的鱼钩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如专利号为CN20082009662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的一种鱼钩,由钩尖以及钩尖上的倒钩和鱼钩系线端头组成,传统的鱼钩端头为扁头形,该专利将鱼钩端头由扁形改制成圆球状系线端头,克服鱼上钩后,因挣扎摆动而将鱼线在扁形端头的边口上磨损断线,使鱼得以逃脱的弊端,但是由于该鱼钩的圆球状系线端头是全封闭的,与鱼线的连接较不方便,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鱼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假饵或鱼线连接和拆卸方便的便捷鱼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鱼钩,包括一体式连接的钩圈和钩体,所述钩圈与所述钩体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钩圈具有一个朝向所述钩体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圈还具有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钩体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钩体之间形成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引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钩柄、钩弯和钩尖,所述钩柄与所述钩圈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柄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相互平行或呈“八”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圈与所述钩体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开口,便于将假饵或鱼线直接套入钩圈内,或直接将假饵或鱼线从钩圈中取出,与假饵或鱼线连接和拆卸方便;同时,由于钩圈与钩体位于不同平面上,在连接或去除假饵或鱼线时手不易被钩尖刺;此外,通过设置突出部并形成引导槽,进一步方便假饵或鱼线穿入钩圈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捷鱼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钩圈;11-开口;
12-突出部;13-引导槽;
20-钩体;21-钩柄;
22-钩弯;23-钩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捷鱼钩,包括一体式连接的钩圈10和钩体20,钩圈10与钩体20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钩圈10与钩体2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钩圈10呈圆形,具有一个朝向钩体20的开口11,即钩圈10是一个具有开口11的的圆环。钩圈10还具有一个突出部12,突出部12与钩体20分别位于开口11的两侧,且突出部12和钩体20之间形成与开口11连通的引导槽13,鱼线可以从该引导槽13穿入或穿出。
钩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钩柄21、钩弯22和钩尖23,钩柄21与钩圈10相连接,且钩柄21与突出部12之间相互平行或呈“八”字型,钩尖23的尖部朝向钩圈10的方向。
本实施例的便捷鱼钩可以采用金属丝线折弯形成,制作简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在钩尖23上设置倒刺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0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