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9853.2 | 申请日: | 2015-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黄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 地址: | 65032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卷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大都采用电阻丝加热后,使得随带的电子烟液气化发烟的方法满足电子烟评吸的需求。电阻丝加热的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受电子烟内电池体积容量和电子烟体积的限制,发热的电阻丝不能做得功率很大,电阻丝长度有限容易出现电子烟烟雾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烟烟液的气化蒸发温度与发热电阻丝的导通工作温度存在较高的差异,因此电子烟中还需增加温度控制与检测电路和元件,也增加了电子烟的成本和复杂性,否则当一支电子烟内的烟液临界耗尽时,容易造成电阻丝干烧,极易造成电阻丝烧断;加上电路元器件微型化后,元器件的可靠性降低,就算是一些精心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充电式电子烟,也常有温控失灵,难逃寿命短的结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发热稳定且寿命长的新型的电子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电子烟,包括管状的烟杆,连接于烟杆一端的吸嘴,从烟杆靠近吸嘴一端向远离吸嘴一端依次设置于烟杆内的发烟装置、电池、风压开关、LED灯,以及设置于烟杆端部透明或半透明且具有进气孔的透气罩;
所述烟杆和吸嘴的连接处具有烟气混合腔;
所述吸嘴包括管体和充满管体的吸嘴内芯;
所述发烟装置包括套装于烟杆内的隔热套,设置于隔热套内相互热传导联接的PCT发热体和容纳烟液的散热器;所述PCT发热体位于隔热套远离烟气混合腔的一侧,所述散热器位于隔热套临近烟气混合腔的一侧;所述散热器为多片散热片相互平行的翅片结构;
所述风压开关、LED灯、电池及PCT发热体电性连接;
抽吸时,空气从透气罩端进入烟杆,经PCT发热体、散热器、烟气混合腔到达吸嘴。
优选的是,所述吸嘴内芯设置有一个连通烟气混合腔的出烟孔。
优选的是,所述管体和烟杆之间卡接或者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利用具有正温度系数的PTC发热体,利用该发热元件所具有的在设定工作温度(即居里温度)附近具有恒温加热的特性,使用专门定制的特定工作温度特性的PTC发热体,使该PTC发热体的工作温度与某一规格、品种的电子烟液的气化发烟温度相适应,利用PTC发热体恒温发热快、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等传统发热元件没有的优势,通过配合特定形状和大小的散热器,克服现有电子烟共有的温控电路结构复杂,发烟量小,加热丝易烧断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所示的新型的电子烟,包括管状的烟杆6,连接于烟杆6一端的吸嘴,从烟杆6靠近吸嘴一端向远离吸嘴一端依次设置于烟杆6内的发烟装置、电池5、风压开关4、LED灯3,以及设置于烟杆6端部透明或半透明且具有进气孔的透气罩1;显然透气罩1上也可以不设置进气孔,而在透气罩1和烟杆6的连接处设置进气孔;
所述烟杆6和吸嘴的连接处具有烟气混合腔15;
所述吸嘴包括管体12和充满管体12的吸嘴内芯13,所述管体12和烟杆6之间可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所述发烟装置包括套装于烟杆6内的隔热套8,设置于隔热套8内相互热传导联接的PCT发热体9和容纳烟液的散热器10;所述PCT发热体9位于隔热套8远离烟气混合腔15的一侧,所述散热器10位于隔热套8临近烟气混合腔15的一侧;所述散热器10为多片散热片相互平行的翅片结构;
所述风压开关4、LED灯3、电池5及PCT发热体9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