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排式自净化吸油烟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9718.8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村田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排式 净化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排式自净化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油烟机抽吸收集室内烟气后,直接通过排烟管道排出室外,排放过程中并没有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导致所排出的烟气会混有大量的颗粒物(油滴、灰尘等),会对周边大气、外墙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且,由于烟气还具有极大的热量,无法直接进行内排,因此,常规的吸油烟机均是采用外排式,如何做到内排式,使吸油烟机同时对室内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净化烟气及室内空气的内排式自净化吸油烟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内排式自净化吸油烟机,包括设有出风壳的烟机主体,出风壳下端为进风端、其设有出风板与烟机主体连通,上端为出风端、其与排烟管道的一端连通,其结构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吹出新风的室内机,室内机的进风口与排烟管道的另外一端连通,室内机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出风壳和/或排烟管道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多重自净化机构,所述多重自净化机构包括沿烟气气流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静电吸附装置和旋风除尘装置;排烟管道或室内机内设有用于降低烟气气流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半导体制冷装置,其包括半导体制冷模块、测温模块和气流流通通道,烟气气流在气流流通通道内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制冷面与气流流通通道内流通的烟气气流传递热量、制热面与室外空气传递热量,测温模块检测气流流通通道内的烟气气流温度。
所述排烟管道或室内机内设有用于提高风量的增压风扇。
所述室内机内部还设有新风过滤装置,其由多重新风过滤网、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构成。
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安装在出风壳内并靠近出风端的位置,旋风除尘装置安装在排烟管道内。
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蜂窝管组件和阴极棒组件;蜂窝管组件包括若干用于烟气气流通过的阳极蜂窝管,阳极蜂窝管的两端部设有安装支架;阴极棒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与安装支架相互隔开,底板上设有若干与阳极蜂窝管连通的网孔,底板或网孔上设有若干伸进阳极蜂窝管内的阴极棒,每条阳极蜂窝管与阴极棒之间形成用于吸附烟气中颗粒物的静电墙;所述阴极棒位于阳极蜂窝管的中心上。
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包括用于烟气气流通过的除尘管,除尘管内设有用于使其管身内部产生旋风气流以产生离心力除尘的螺旋片;所述除尘管为圆柱形管,其安装在排气通道内或者与排气通道连通,螺旋管的螺旋片面呈锥形面状,其锥形面的倾斜方向与烟气气流流通方向相同。
所述多重自净化机构还包括初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
所述初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分别安装在出风壳内并靠近进风端的位置,用以缓冲烟机主体排出局部集中的强正压烟气气流,并重新均压均布烟气气流。
所述初过滤网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烟气污染度的检测探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静电吸附装置对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80%-90%的颗粒物,旋风除尘装置能够进一步除去烟气中残留的颗粒物,使烟气达到十分清洁、干净的状态,温度调节装置能够把烟气气流的温度降低至人体舒适的温度,然后再通过室内机进一步进行新风过滤排出室外。油烟机能够净化烟气的同时还能对室内空气进行二次净化,真正实现油烟机的零排放,而且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达到二合一的使用功能。
消费者更乐意选择该类油烟机产品,市场效益高、竞争力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吸油烟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风除尘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静电吸附装置与出风壳的装配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村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村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