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结料圆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9716.9 | 申请日: | 2015-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兰;陈宝迁;宋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特莱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 |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结料 圆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用于输送含水量高或易吸潮颗粒状、粉状物料的防结料圆顶阀。
背景技术
在冶金、有色、化工、电力等行业进行颗粒状物料、粉状物料的输送中有的物料含水量高或易吸潮,此类物料的输送对于圆顶阀的使用有很高要求。传统的普通阀门在此物料输送工况下,球顶易积料板结、传动件易损坏、密封件会损坏或变形,无法使用。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阀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结料圆顶阀,以适应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的物料的输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结料圆顶阀,它包括阀体及气动驱动装置,该阀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内部设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球顶;该转轴穿过该阀体侧壁与该气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该进料口处设有顶板,该顶板中部设有圆孔,该圆孔向下延伸设有用于刮落该球顶上物料的刮料板;该顶板内侧设有充气密封圈,在充气时与该球顶紧密接触而封闭该进料口。
具体来说,在所述顶板内侧固设有上环,所述充气密封圈卡设在该上环的内侧面上,在该上环下方固设有下环,所述充气密封圈支撑在该下环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密封圈位于所述刮料板与所述下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刮料板与所述球顶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0.4mm。
优选的,所述充气密封圈在放气后与所述球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进一步的,所述球顶表面具有抛光的硬镀铬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的物料的输送,顶板的刮料板可以刮落板结的物料,保证物料的流动性,充气密封圈不与物料及转动的球顶接触,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结料圆顶阀关闭且有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结料圆顶阀打开且无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结料圆顶阀打开且有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结料圆顶阀,设置在两对接输送管道之间,其适用于冶金、有色、化工、电力等行业散装颗粒状、粉状物料的输送,被输送物料可为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的物料。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结料圆顶阀包括阀体1及气动驱动装置2,该阀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物料按图中箭头方向从进料口11流入,从出料口12流出。该阀体1内部设有可绕转轴3转动的球顶4。该转轴3穿过该阀体1侧壁与该气动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该进料口11处设有顶板5,该顶板5中部设有圆孔,该圆孔向下延伸设有用于刮落该球顶4上物料的刮料板51。该顶板5内侧设有充气密封圈6,在充气时与该球顶4紧密接触而封闭该进料口11。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密封圈6的具体固定结构为:在该顶板5内侧固设有上环7,该充气密封圈6卡设在该上环7的内侧面上,在该上环7下方固设有下环8,该充气密封圈6支撑在该下环8上。另外,该充气密封圈6位于该刮料板51与该下环8之间,使得圆顶阀在开启并且物料流动过程中,物料不与该充气密封圈6接触,以保护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结料圆顶阀,其球顶4的球表面进行硬镀铬形成硬镀铬层41,并做抛光处理,以降低可能的板结物料与球顶4的球表面之间的附着力,另外,刮料板51与球顶4之间的间隙为0.4mm,或者更小,以便于刮料板51将板结物料从球顶4的球表面刮落。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密封圈6在充气时与该球顶4紧密接触,而在放气时与该球顶4之间的间隙为2.0mm或者更大,以避免球顶4上存在的少量物料损坏充气密封圈6,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得到很大的延长。
如图1所示,防结料圆顶阀处于关闭状态,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物料9在防结料圆顶阀上部与顶板5和球顶4接触并被球顶4隔断,充气密封圈6充气并与球顶4接触起到密封作用。与充气密封圈6和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物料9接触的球顶4表面为硬镀铬层41,硬镀铬表面做抛光镜面处理,从而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的物料9不易板结在球顶4上,保证了含水量高或易吸潮物料的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特莱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特莱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位阀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流量的原油输送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