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8124.5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B65H5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张力 转速 反馈 变频 伺服 控制 光纤 着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
背景技术
光纤着色机是光纤生产关键工序光纤着色工序的重要设备。该设备控制复杂,包括放线、放线排线、主牵引、收线和收线排线等运动控制以及烘干灯管等附属工艺装置的控制。尤其是对收线排线的平整度要求很高。着色后烘干的工艺效率也有很高的控制要求。
故主牵引轮的速度控制精度以及跳舞轮和放线、收线伺服的控制协调相当关键,而放线和收线伺服的光纤盘直径是逐渐变化的,该两个伺服的控制受盘面排线平整度制约,而排线伺服的控制及性能相当关键,其直接影响了放线、收线伺服的工作性能以及主牵引轮的速度稳定性,以致影响和制约光纤的烘干效果,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更甚至,如果光纤的张力过大,会造成光纤断裂,而使自动控制系统失效,整个生产设备的崩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其可以解决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辊、着色箱、第一松紧架、烘干箱、主牵引辊、第二松紧架和收线辊;所述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还包括驱动放线辊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主牵引辊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收线辊的第三伺服电机、PLC、第一脉冲编码器、第二脉冲编码器、第三脉冲编码器、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第三变频器。
所述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松紧架、第二松紧架上光纤的张力。
所述第一脉冲编码器、第二脉冲编码器、第三脉冲编码器分别与放线辊、主牵引辊、收线辊连接。
所述PLC分别与第一脉冲编码器、第二脉冲编码器、第三脉冲编码器、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第三变频器连接。
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第三变频器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连接。
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分别将第一松紧架、第二松紧架上光纤的张力信号送入PLC,第一脉冲编码器、第二脉冲编码器、第三脉冲编码器分别将放线辊、主牵引辊、收线辊的转速信号送入PLC,PLC分别通过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第三变频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进而控制放线辊、主牵引辊、收线辊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光纤着色生产线上均布转速、张力信号采集装置,便于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控制方法对光纤的进给速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可以分段调整放线辊与主牵引辊之间、主牵引辊与收线辊之间的光纤进给速度。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光纤张力在可控范围内,收线平整,保证光纤的烘干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着色机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放线辊;2、着色箱;3、第一松紧架;4、烘干箱;5、主牵引辊;6、第二松紧架;7、收线辊;8、第一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10、第三伺服电机;11、PLC;12、第一脉冲编码器;13、第二脉冲编码器;14、第三脉冲编码器;15、第一张力传感器;16、第二张力传感器;17、第一变频器;18、第二变频器;19、第三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辊1、着色箱2、第一松紧架3、烘干箱4、主牵引辊5、第二松紧架6和收线辊7;所述基于张力转速反馈的变频伺服控制光纤着色机还包括驱动放线辊1的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主牵引辊5的第二伺服电机9、驱动收线辊7的第三伺服电机10、PLC11、第一脉冲编码器12、第二脉冲编码器13、第三脉冲编码器14、第一张力传感器15、第二张力传感器16、第一变频器17、第二变频器18和第三变频器19。
所述第一张力传感器15、第二张力传感器16分别检测第一松紧架3、第二松紧架6上光纤的张力。
所述第一脉冲编码器12、第二脉冲编码器13、第三脉冲编码器14分别与放线辊1、主牵引辊5、收线辊7连接。
所述PLC11分别与第一脉冲编码器12、第二脉冲编码器13、第三脉冲编码器14、第一张力传感器15、第二张力传感器16、第一变频器17、第二变频器18和第三变频器1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8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收放钢丝料盘
- 下一篇:包装袋废料边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