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物品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7673.0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华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R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车用物品承载装置,尤指一种可供固定于车辆内的杯架或杯槽处,供使用者放置物品例如可应用于放置抽纸盒的物品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今社会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使各种的汽车、休旅车、客车、货车、卡车等也随着工作需求与大众崇尚旅游风气而日益盛行,已成为现代人出门代步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目前于车内使用的杯架或杯槽,其置物的空槽设计均采一定圆径的大小及深度设计,如此于置物时,不但受到形状上的限制,亦受到空间大小及深度限制,多半仅能供杯子或体积小的物品放置,无法适时的提供其他形状的物品放置。
若车内的物品例如最常使用的抽纸盒无法有固定的位置供置放,驾驶人常将这些常用物品随处置放在车内的各处,如:驾驶助手座的座垫或仪表板上方的空间或其他地方,然而如此不仅导致车内空间的凌乱,物品放置不稳固,容易在行车的加减速或转弯时滚动掉落,更有使用时不易寻找或放置在过远之处不便取用的困扰,尤其驾驶人于行车中寻找取物,常易导致分心而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车用物品承载装置,尤指一种可供固定于车辆的杯架或杯槽处,供使用者放置物品(例如抽纸盒)的物品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物品承载装置至少包含有:承载件、支撑件以及结合件,该承载件具有一开口以及一由该开口朝内凹设的容置空间,该支撑件具有相对的顶部及底部,该结合件设置于该承载件及该支撑件之间,将该支撑件固定于该承载件的下方,该结合件具有第一螺合件及第二螺合件,该第一螺合件设置于该承载件,而该第二螺合件设置于该支撑件。
利用该承载件的容置空间则可供使用者放置物品(例如抽纸盒),而该支撑件可供放置于该车辆的杯架或杯槽,且该结合件构成该承载件与支撑件的结合,并同时具有调整整体支撑件高度的功能,使该承载装置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杯架或杯槽。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承载件的宽度大于该支撑件的宽度。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支撑件靠近顶部处为一等宽的圆柱部,而该支撑件的宽度则由该圆柱部底部朝该支撑件的底部渐减。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承载件的底面设有一延伸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一螺合件设置于该承载件的延伸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第二螺合件设置于该支撑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供固定于车辆的杯架或杯槽处,供使用者放置物品(例如抽纸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第一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第二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号说明:
承载件1
开口11
容置空间12
底面13
围边14
延伸部15
支撑件2
顶部21
圆柱部211
底部22
结合件30
第一螺合件31
第二螺合件32
杯架4
杯架穿孔41
物品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物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物品承载装置至少包含有:承载件1、支撑件2以及结合件30。
该承载件1具有一开口11以及一由该开口11朝内凹设的容置空间1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承载件1可以为方形凹槽结构体,其具有一相对于该开口11的封闭状底面13以及连接于该底面13及开口11间的围边14,该承载件1的底面设有一延伸部15,该承载件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塑料,其颜色可以依使用者所需而形成不同颜色,而该承载件亦可以为圆筒状结构体。
该支撑件2具有相对的顶部21及底部22,其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塑料,其颜色可以依使用者所需而形成不同颜色。该支撑件靠近顶部21处为一等宽的圆柱部211,如图2所示,而该支撑件的宽度则由该圆柱部211底部朝该支撑件的底部22渐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华,未经陈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7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