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7412.9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纪成;石旻磊;张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的,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十分迅速,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需求也日益明显。电动汽车充电枪为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常用设备,它一般是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头,另一端连接有充电线缆。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头一般是固定安装在枪壳体的端头,可能会受到外物碰撞,易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包括枪壳体,所述枪壳体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连接有充电线缆,所述枪壳体设置有带有出口和第一腔体和带有入口的第二腔体,所述充电插头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插头端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出口,所述充电线缆从所述第二腔体的入口穿入并穿至所述第一腔体内与所述充电插头连接,所述枪壳体沿着所述充电插头的方向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插头操作手柄,所述插头操作手柄从所述条形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通过插头操作手柄可以控制充电插头沿着第一腔体前后活动,当位于最前端时为充电端便可以与电动汽车连接并充电,当位于最后端时则为存放状态,充电插头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不会受到外物碰撞。
为了保证充电插头可以沿着第一腔体顺利的移动,所述充电插头为圆柱形插头,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
为了使得充电插头在移动时,充电线缆不松脱,所述第一腔体的长度为10cm,所述充电线缆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部分长于7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线孔,所述充电线缆从所述线孔穿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线孔用于将两个腔体连通,从而可以走线。
为了能够轻松拉动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在所述线孔处的部分通过线卡固定卡死。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保护充电插头,所述第一腔体的出口处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为螺纹连接结构。
为了在移动充电插头时插头操作手柄不会割到手,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端设置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充电插头设置成可活动式结构,能够在枪壳体内来回收缩,既能够连接到电动汽车上,也可以保护充电插头不受到损坏,延长了整个充电枪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充电插头、3-端盖、4-充电线缆、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条形孔、8-插头操作手柄、9-橡胶套、10-把手、11-线孔、12-线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枪壳体1,枪壳体1设置有充电插头2,充电插头2连接有充电线缆4,枪壳体1设置有带有出口和第一腔体5和带有入口的第二腔体6,充电插头2置于第一腔体5内且插头端朝向第一腔体5的出口,充电线缆4从第二腔体6的入口穿入并穿至第一腔体5内与充电插头2连接,枪壳体1沿着充电插头2的方向设置有条形孔7,充电插头2上设置有插头操作手柄8,插头操作手柄8从条形孔7穿出至壳体1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头2为圆柱形插头,第一腔体5的内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第一腔体5的长度为10cm,充电线缆4在第一腔体5内的部分长于7cm。第一腔体5与第二腔体6之间设置有线孔,充电线缆4从线孔穿入第一腔体5内。充电线缆4在线孔处的部分通过线卡固定卡死。第一腔体5的出口处设置有端盖3,端盖3与壳体1为螺纹连接结构。操作手柄的操作端设置有橡胶套9。在本实施例中未将现有技术中充电枪的充电开关画出,只是对充电插头2在结构上作了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枪,在使用时,将充电线缆4与外部电源连接在一起,并取下端盖3,然后一只手握住把手10(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另一只手向前推动插头操作手柄8,从而推动充电插头2向前运动,对准并连接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处,这样即可开始充电,反之,如果需要保护好充电插头2,即可反向操作,回收充电插头2至第一腔体5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柯恩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7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电效应移动电源
- 下一篇:转磁旋转机构的壁座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