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滑块进料的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7240.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敏;周道福;谭景霞;王洪海;朱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宝龙社区宝龙六路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料 注塑 模具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从滑块进料的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从滑块进料的硅橡胶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领域中,采用潜伏式进胶中普遍使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3、母模仁4和后模仁7,所述母模仁4内设有流道2,所述母模仁4与后模仁7之间设有产品型腔5,所述前模板1上设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与流道2连接,胶料从进料口6进入,通过流道2进入到产品型腔5中完成注胶;然后将前模板1与后模板3分离开模后,后模板3的拉料销直接将流道拉断,水口脱出,该结构应用于绝大多数产品及流道的脱出。
上述这种模具进胶结构方式只能适用于大部分产品较大、产品形状简单或外形要求不高的产品,此类型产品所用的材料局限为韧性较好的塑胶材料,而针对重量很小软胶产品,如重量在0.01g左右的产品,特别针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如软胶包硬胶类产品,因其外观要求很高且从前模分型面无法进胶,上述进胶结构则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滑块进料的注塑模具进胶结构,解决上述重量很轻或结构复杂的产品无法从前模分型面进胶的问题。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滑块进料的注塑模具进胶结构,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前模玉、滑块和铲机,所述前模板设有进料口,所述前模玉与后模板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与前模玉连接,所述滑块的后端与铲机连接;所述前模玉内设有进胶流道,所述滑块设有滑块流道,所述滑块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滑块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连接;所述进胶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0度。
采用此技术方案,前、后模板开启后,铲基移动带动滑块同时后退到设定距离,滑块后退的同时将进胶流道和滑块流道内的胶料拉出滑块,致使流道内胶料与产品脱落,同时因滑块的后退也使得产品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铲机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产品成型OK后,前、后模板开启,后模所有机构与产品同时后退到设定距离, 利用与前模板固定的铲基带动滑块同时后退到设定距离,滑块后退的同时把进胶流道和滑块流道内的胶料拉出滑块,致使流道内胶料与产品脱落,同时因滑块的后退也使得产品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胶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60度。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更快速的进料,同时也便于胶料的拉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流道的容积为所述产品型腔的容积的4~6倍。采用此技术方案,所述滑块流道的内能容纳的胶料为所述产品型腔内容纳的的胶料的4~6倍,这样通过增加料头的重量解决了产品重量太小而造成的射胶困难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还设有与所述滑块流道连接的增重模腔。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料头的重量解决了产品重量太小而造成的射胶困难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所述进胶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更好的将胶料的拉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通过滑块流道转接入前模仁中进胶,产生的料头呈一定的斜度连接,由于硅胶料的特性是极其有韧性,极其柔软,即使有倒扣,也可进行强脱,所以开模时,能够把所有料头全部拉出来,这样既缩短了模具的成型周期,也通过增加料头重量解决了产品重量太小而造成的射胶困难问题。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结构成功的解决了此套包胶模具的生产,在保证产品顺利脱模的同时,也保证了流道顺利脱模,同时很好的控制了射胶量,使模具可以稳定持续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潜伏式进胶的进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需要制作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胶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硅胶包硬胶的产品,在硬胶11制作好后,需要将硅胶12进行注塑使其包硬胶11上,所述产品的硅胶量为0.016g,采用下面的模具进胶结构进行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胶抱片冷却成型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吊装系统分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