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玄武岩纤维防烧伤消防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6372.6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4;D03D1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晏辉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玄武岩 纤维 烧伤 消防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玄武岩纤维防烧伤消防担架。
背景技术
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类似于玻璃纤维,其性能介于高强度S玻璃纤维和无碱E玻璃纤维之间,纯天然玄武岩纤维的颜色一般为褐色,有些似金色。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出现的新型无机环保绿色高性能纤维材料,它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等氧化物组成的玄武岩石料在高温熔融后,通过漏板快速拉制而成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不仅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电绝缘性、抗腐蚀、抗燃烧、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此外,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产生的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废弃后可直接转入生态环境中,无任何危害,因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材料。我国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之一,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玄武岩连续纤维已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材料、造船材料、隔热材料、汽车行业、高温过滤织物以及防护领域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消防担架一般由两根担架杆和连接在担架杆上的连接布构成,此种连接布一般为化纤材料,遇火可能燃烧。在抬伤员时,房顶掉落的燃烧物可能会掉落到伤员身上,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玄武岩纤维消防担架,解决现有的担架遇火容易燃烧及伤员身上没有防火保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折叠式玄武岩纤维防烧伤消防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和设置在担架杆上的担架布,其特征在于,担架杆由中间的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两端的把手段构成,所述把手段铰接在连接段的两端,把手段可在连接段上旋转180°,所述担架布为玄武岩纤维布,担架布两侧分别固定在两根担架杆上,其中一根担架杆上还设置有可覆盖担架布的防火毯。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毯为玄武岩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担架布采用玄武岩纤维纺布,玄武岩纤维纺布具有抗燃烧、绝热的优点,可以防止在火灾救援时担架布燃烧及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担架杆由中间的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两端的把手段构成,所述把手段铰接在连接段的两端,把手段可在连接段上旋转180°,在进入火场时可以折叠起来,减小长度,便于进入火场。其中一根担架杆上还设置有用于覆盖担架布的防火毯,当抬伤员时,可用防火毯将伤员身体覆盖,防止屋顶掉落的燃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担架杆,2-担架布,3-防火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玄武岩纤维防烧伤消防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1和设置在担架杆1上的担架布2,担架杆1由中间的连接段和位于连接段两端的把手段构成,所述把手段铰接在连接段的两端,把手段可在连接段上旋转180°,所述担架布2为玄武岩纤维布,担架布2两侧分别固定在两根担架杆1上,其中一根担架杆1上还设置有可覆盖担架布2的防火毯3。
连接段和把手段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把手段与连接段的铰接点位于连接段和把手段3的平面一侧,从而使把手段可以相向折叠。
担架布2与防火毯3可为一整体的玄武岩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的一侧与其中一根担架杆1固定,玄武岩纤维布的中部与另一根担架杆1固定,玄武岩纤维布的自由段则形成防火毯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6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