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水质软化处理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5449.8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郭胜均;张小涛;赵恩彪;张平;王军;黄立宁;严春;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6 | 分类号: | F16K11/076;F16K3/314;F16K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水质 软化 处理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水质软化处理控制阀,主要用于实现水质软化器中左罐与右罐的交替运行。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地下水还是地表水都存在钙、镁等离子严重超标、水质硬度大的问题。水质硬度大很容易在管路中结垢,造成管路堵塞。特别是矿山开采、巷道掘进、隧道开挖、物料运输等产尘场所的喷雾头用水硬度尤其大,经常发生水垢脱落堵塞喷雾头的情况,因此需要安装水质软化器对水质进行软化处理。
现有的水质软化器主要包括装有环氧树脂的罐体,罐体每一工作周期依次进行正常供水、松床、再生、小清和大清五个工序。其中,正常供水即为硬质水进入罐体经环氧树脂处理后输出软化水;松床即为罐体内的环氧树脂缓慢松开直至完全舒展,这一工序罐体既不进水也不出水;再生即为对罐体内输入盐液,通过化学反应将吸附在环氧树脂上的含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置换出来并排出罐体,以便于重复使用环氧树脂;小清即为小流量的压力水进入罐体,对环氧树脂进行冲洗,使环氧树脂上的钙、镁离子沉淀物排出罐体,达到初步清理的目的;大清即为大流量的压力水进入罐体,对环氧树脂进行冲洗,使环氧树脂上的钙、镁离子沉淀物排出罐体,达到全面清理的目的。
为了实现水质的连续处理和软化水的连续供应,水质软化器中设有左罐和右罐两个罐体。左罐和右罐均与软化水控制阀连接,并且在软化水控制阀上还连接有盐罐,用于为左罐或右罐提供盐液,在软化水控制阀的控制下,左罐与右罐交替运行。即:当其中一个罐体正常供水时,另一罐体依次进行松床、再生、小清和大清工序。
现有的软化水控制阀主要包括壳体和动配合在壳体内的锥形阀芯,专利号为ZL97227175.9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即公开了目前使用的软化水控制阀结构。在现有的软化水控制阀中并没有设置可以直接控制盐液是否进入罐体的结构,因此需要另外设置电动阀对盐罐与罐体的接通与否进行控制。但是,电动阀的开、停增加了系统的故障点,不利于水质软化器的稳定运行。
并且,由于阀芯与阀体之间是锥面配合,在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必然要保留一定的间隙,否则摩擦阻力过大,小功率电机根本无法带动阀芯转动。但是,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一旦留有间隙,阀芯的密封性降低,不可避免地出现阀芯内各通道相互串液的问题,导致硬质水与软水互相渗漏影响处理效果;不仅导致左罐或右罐在再生时因串液导致部分盐液进入工作用水管路,盐罐的出盐量大、盐液利用率低;而且导致左罐或右罐在松床时不能完全密封,软化水控制阀仍然向外大量排出硬质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实际生产中,设计盐罐的容积本可以使左罐和右罐交替运行两个周期,即盐液量可以供给四次再生工序使用。但是,因为阀芯串液严重往往不到一个再生工序完成,盐罐内的盐液就已经耗尽,后面的几个再生工序因无盐液实现不了环氧树脂的再生功能,整个水质软化器形同摆设。如要正常使用,只能每天向盐罐中加盐2~3次,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又加大了维护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另外设置盐罐控制阀的多通道水质软化处理控制阀,用于提高水质软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道水质软化处理控制阀,包括圆筒状的下阀体,在所述下阀体的周侧壁上设有相互独立的左回液口、右回液口、左进液口、右进液口和盐液入口,在所述下阀体的下端敞口处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底板和下端盖,在所述底板上开有相互独立并且均贯通底板上下端面的左通道、右通道、左清洗孔、右清洗孔、左盐液孔和右盐液孔,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与下端盖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距,在所述下端盖上设有总进水口、均呈竖向管状的左盐液接口和右盐液接口,所述总进水口贯通下端盖的上下端面,所述左盐液接口与右盐液接口均自下而上贯穿下端盖并且分别插入底板的左盐液孔与右盐液孔内;
在所述下阀体内安装有同轴的圆柱状阀芯,所述阀芯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相抵,在阀芯的下部设有一端均贯通阀芯底面的左供水通道、右供水通道、左再生通道、右再生通道、左小清通道、右小清通道、左大清通道和右大清通道,所述左供水通道、左小清通道和左大清通道的另一端均与下阀体的左进液口连通,所述右供水通道、右小清通道和右大清通道的另一端均与下阀体的右进液口连通,所述左再生通道和右再生通道的另一端均与下阀体的盐液入口连通;在所述阀芯的上部设有一端均贯通阀芯顶面的左回液通道和右回液通道,所述左回液通道与右回液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下阀体的左回液口与右回液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5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不锈钢恒温龙头本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流道选择性转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