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空心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4671.6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彬;韩飞;范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空心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开放式空心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网设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目前,在电力系统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对于电抗器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体积小、固定可靠、成本低、便于生产和运输等特点,还要求其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在现有技术中,开放式空心电抗器一般采用的是多包封并联结构形式,该结构产生的技术缺陷是:一方面,在长时间工况下易产生小电流大电感,在短路工况下易产生大电感;另一方面,其结构复杂、体积过大,生产难度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专利号为ZL20132021734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电压穿越测试装置的多级连续可调空心试验电抗器,其包括:多个线圈,用于无功功率的补偿,每一所述线圈均为空心线圈,且每一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为高压引出线和低压引出线;端板,用于支持所述线圈,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端板上;引出线连接控制装置,与所述多个线圈的每一个的高压引出线和低压引出线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线圈间的串并组合,以实现电抗值的多级连续可调。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种优点,例如可调范围大、各种比例连续调节、精准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以及重量轻、安装简单、运输安全等优点。该实用新型是为了实现多种电感的调节、适于安装在集装箱内并能够保证运输安全而研发的技术方案,由于该电抗器的电压等级较高,集装箱空间有限,故在研发该电抗器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确保其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散热性能,在所述线圈内侧未设置环氧筒,而是采用在所述线圈内侧设置绝缘杆的方式起到支撑所述线圈的作用。但该实用新型的技术缺陷是:所述线圈在绕制过程中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定制专用的支撑绝缘杆。
专利号为ZL20132042658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感可调的开放式空心电抗器,其包括:空心线圈;夹紧件,连接于空心线圈的两端以夹紧固定空心线圈;和底座,位于空心线圈的下方且固定于夹紧件的下方以固定空心线圈和夹紧件;其中空心线圈包括:绝缘固定筒,设置于空心线圈的中部;具有多个抽头的线圈绕组,套设于绝缘固定筒的周向外侧,呈层叠的饼式结构;多个绝缘垫片,设置于任意相邻两层饼式结构之间且固定于绝缘固定筒上。该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可调的开放式空心电抗器与现有同类型产品相比,主要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产品整体自重大幅减轻且体积减小,极大方便了产品的安装及固定;线圈绕组的散热能力大幅提高;产品整体结构紧凑稳固,装拆便利,便于生产及后期维护。该实用新型采用电抗器实现测量系统设备的无功补偿,其电压较低即380V,能够实现多个电感可调节功能,且安装方便,因为所述测量系统的电流小且补偿时间短,故其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该实用新型的所述线圈采用环氧筒支撑结构,并在环氧筒内侧设置金属杆(如电压高时应设置绝缘杆)以便拉紧整个所述线圈,由于所述线圈直接绕制在环氧筒上,因而不仅节省了订制模具的费用,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该实用新型仅在环氧筒内侧设置了拉紧线圈的金属杆,其固定线圈的可靠性较差,适用范围有限,尤其不适用于固定体积较大的线圈结构。
专利号为ZL20122063162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开放型干式空心电抗器,包括电感线圈、上星架臂、下星架臂和安装底座,电感线圈由带凹槽的绝缘引拔棒、电磁线和竖支撑丝束组成,其中电磁线缠绕在绝缘引拔棒上,竖支撑丝束固定在绝缘引拔棒的凹槽处,绝缘引拔棒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星架臂和下星架臂上,下星架臂固定在安装底座上。该电抗器结构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散热性能好、便于维修。但该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多包封并联结构形式,因此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一方面,在长时间工况下易产生小电流大电感,在短路工况下易产生大电感;另一方面,其结构复杂、体积过大,生产难度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户外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