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4127.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杨少林;王立营;孙涛;张磊;张平平;于光;史一剑;包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7 | 分类号: | E04C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婷婷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多功能 冷弯型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多功能冷弯型材。
背景技术
低碳建筑不仅涵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还延伸到项目的运营管理,是其建造、使用全寿命周期都要低碳,涉及到混凝土、模板、脚手架、防水材料、环保材料等建材产品在低碳发展形式下的革新和未来走向,也关系到混凝土领域材料研发、结构设计、施工创新、运营管理。模板、脚手架应用领域的节能减排,防水技术环保化、机械化、配套化,建材部件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和装配方式,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低碳建筑不是偶一因素所为,只有唤醒材料生产、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采取措施真正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才能推动整个建筑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发展低碳建筑业工在当今,利在千秋。
谈到建筑业的低碳化,就不得不谈在建筑业中占有绝对重要比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同样,谈到钢筋混凝土不得不谈模板与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模板与脚手架的成本,大约占工程总造价的30%,而模板搭设和拆除时,占总工时的50%以上,所以,使用效率和成本便成为建筑模架系统设计时积极追求的重要原因,一款好的模板,除了在安全性上的追求外,还要追求高效、节能、环保等目标。
现有型材如U型钢或C型钢等在模板与脚手架制作使用过程中需要现场打孔改造,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打孔之后即为专用,功能单一,不能转移使用,周转次数也低,造成材料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解决现有型材在模板与脚手架制作使用过程中需要现场打孔改造、耗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现有型材打孔之后即为专用、功能单一、不能转移使用、周转次数也低、造成材料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是由钢板冷弯成型的U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的两翼缘板和腹板上均开孔;所述翼缘板的中心位置沿U型钢延伸方向开有一排该型材做平台梁用时的孔,包括用于连接次梁的梁连接孔和连接面板的面板连接孔,所述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交替排列;所述腹板上沿U型钢延伸方向平行开有三排孔,中间一排是作背楞用时用于两个型材背对背连接的背楞连接孔;腹板的两边各一排孔,包括作次梁用时型材与模板连接的模板连接孔和做台模主梁时与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头连接的支撑头连接孔,所述模板连接孔和支撑头连接孔交替排列;所述模板连接孔与背楞连接孔垂直U型钢延伸方向呈一列,所述支撑头连接孔位于相邻模板连接孔的正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翼缘板上,梁连接孔为大圆孔,直径为17mm;面板连接孔为小圆孔,直径为9mm,相邻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为3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背楞连接孔的直径为17mm,沿U型钢延伸方向相邻背楞连接孔的间距为125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支撑头连接孔为17mm*26mm的长圆孔,所述模板连接孔为直径为9mm的圆孔,相邻模板连接孔和支撑头连接孔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65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两边的两排孔的中心线距为37.5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材的板厚为4mm,外形尺寸为200mm*60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上设置五种预留孔,能适应与不同构件连接时的多种连接件的尺寸,功能多样,如,可以作为建筑施工的主梁或次梁,与木方的使用方法一样;还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利用翼缘和腹板上的孔,将多个型材自由组装成为台模或墙模板,或用连接件连接两个背靠背放置的型材形成平台梁或背楞。
2、本实用新型型材长度可灵活加长,其结构简单,重量轻,能周转使用,拆装方便,施工时直接安装连接件即可,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梁连接孔、2-面板连接孔、3-背楞连接孔、4-模板连接孔、5-支撑头连接孔、6-翼缘板、7-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FRP局部约束混凝土组合构件
- 下一篇:一种安装精度高的预制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