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3123.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日宏;张忠义;杨航军;詹达勇;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制有防蓝光 纳米 薄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尤其涉及一种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玻璃。
背景技术
世卫组织WHO爱眼协会公布:2006年至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00人失明,并在2009年底发出橙色预警:“蓝色光辐射对人类的潜在隐性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SI、HINI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眼”。蓝光对人体危害较其他波长的光线尤为严重。德国眼科专家李查德冯克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当“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手机,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
目前市场上防蓝光是屏幕保护膜即贴膜,以PET为原材,在PET材料表层经涂布特别处理,采用与显示器件贴合的方式消减蓝光的透过。在显示器上直接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表面上镀制一种防蓝光光学纳米薄膜还未应用市场及相关显示器件。目前防蓝光屏幕保护膜以PET为载体,其本身材质比较软,表面硬度低,抗老化能力差,易产生静电。在显示器件面采用离型膜贴合方式,特别是与大尺寸显示器件贴合时易包覆空气而产生气泡出现彩虹纹,在PET贴合界面涂布有硅胶,其厚薄不均将严重影响了防蓝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进而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伤害,消除眼睛酸涩、发胀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并达到防蓝色光润眼效果的玻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玻璃,其包括有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设有第一HO2O3层,所述第一HO2O3层上设有第一SiO2层,所述第一SiO2层上设有第二HO2O3层,所述第二HO2O3层上设有第二SiO2层,且由所述第一HO2O3层、第一SiO2层、第二HO2O3层和第二SiO2层构成防蓝光纳米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HO2O3层的厚度为21nm-30nm,所述第一SiO2层的厚度为20nm-30nm,所述第二HO2O3层的厚度为45nm-65nm,所述第二SiO2层的厚度为40nm-60nm。
优选地,所述第一HO2O3层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一SiO2层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二HO2O3层的厚度为55nm,所述第二SiO2层的厚度为50n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玻璃,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表面上镀制一种防蓝光光学纳米薄膜,膜层具备兼顾可见光的透过率同时又阻隔一部分高能量蓝光透过的光学特性,在保证屏幕色彩不失真的情况下达到高能量蓝光消减的功能,主要应用于高清的手机玻璃盖板、电脑显示屏玻璃面板、电视保护屏玻璃面板、医疗仪器显示屏玻璃面板、液晶显示屏等,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伤害,消除眼睛酸涩、发胀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并达到防蓝色光润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镀制有防蓝光纳米薄膜的玻璃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合金地坪材料的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圆形玻璃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