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拆解柔性电路板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2952.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星显示创新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殷勇刚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解 柔性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板拆解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中柔性电路板缺陷产品的维修拆解设备,特别涉及on-cell缺陷品的拆解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on-cell结构(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液晶显示屏缺陷品,拆解柔性电路板时,使用单一的加热装置加热液晶显示屏,促使显示屏光片与拆解的柔性电路板结合部位脱胶分离,但是在拆解的液晶显示屏缺陷品中有40%液晶显示屏会出现烫伤偏光片,还有20%的显示屏会损伤柔性电路板,只能得到合格率为40%的柔性线路板,在拆解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拆解技术要求高,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拆解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缺陷性显示屏各组成原物料拆解时出现的耗损,提高维修的合格率以及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的拆解柔性线路板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拆解柔性电路板的治具,包括内部设有负压气道的基座和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垂直立架,立架上固定上下设置的两个支臂,支臂的顶端设有导向环,两个导向环垂直方向重合;升降杆穿过两个导向环,其下端连接含真空吸附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上治具平台;在基座上固定有下治具平台,下治具平台上设有真空吸附孔。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治具平台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所述吸附装置安装在上治具平台的一端,通过螺丝与上治具平台连接;所述吸附装置内部设有真空气道,所述真空气道与吸附装置底部设有的真空吸附小孔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孔和与负压气道连接的真空孔,所述下治具平台的底面设有与定位孔和真空接头匹配的定位柱和真空接头,真空接头与真空吸附孔连接;所述立架上还安装有与基座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基座间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导向杆,在上治具上设置有与导向杆匹配的限位孔。
工作时,缺陷品放置在与下基座匹配可互换拆卸并附带真空吸附的平台上,手压升降手柄使上基座的加热装置将显示屏光片与待拆解的柔性电路板结合部位加热至可拆解的温度,维持一段时间后松开升降手柄,达到拆解柔性电路板且不烫伤偏振光片以及损伤柔性电路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热装置与真空吸附装置组合后同步使用,拆解品上的偏光片不再被烫伤、柔性电路板不再被损坏以及大幅减少作业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治具平台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治具平台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拆解治具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拆解柔性电路板的治具,包括内部设有负压气道的基座5和升降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的一端设有垂直立架4,立架上4固定上下设置的两个支臂41,支臂41的顶端设有导向环42,两个导向环42垂直方向重合;升降杆3穿过两个导向环42,升降杆3的上端安装手柄31,其下端连接含真空吸附装置21和加热装置24的上治具平台2;上治具平台2的顶部设有连接座23,升降杆3通过连接座23固定连接上治具平台2;
所述加热装置24安装在所述上治具平台2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24为加热棒,所述上治具平台2的内部设有4根加热棒;所述吸附装置21安装在上治具平台2的一端,通过螺丝26与上治具平台2连接;所述吸附装置21内部设有真空气道22,真空气道22与吸附装置21底部设有的真空吸附小孔连接;所述真空气道22通过真空管与外部的真空泵连接;
在基座5上固定有下治具平台1,下治具平台1上设有真空吸附孔11;所述基座5上设有定位孔51和与负压气道连接的真空孔52,所述负压气道设置于基座5的内部,通过真空管与外部的真空泵连接;所述下治具平台1的底面设有与定位孔51和真空接孔52匹配的定位柱12和真空接头13,真空接头13与真空吸附孔11连接;
所述立架4上还安装有与基座5平行设置的限位板42;所述限位板42和基座5间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导向杆43,在上治具平台2上设置有与导向杆42匹配的限位孔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星显示创新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星显示创新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