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2790.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遵福;徐敏;吴海伦;叶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苗源;李冬梅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具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装置一般包括顶盘和底盘。挤压模具生产过程中模孔需要进行双面加工,顶盘和底盘无法高精度的对合导致顶盘和底盘定位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定位困难的问题。现有技术的模具粗加工过程中,顶盘和底盘定位时通过数控机床划线校正,存在累计误差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容易造成两端面有0.3到0.5毫米的错位现象,加工完成后模孔产生台阶缺陷,而且在后续数控机床精加工中需要利用百分表进行打表校正,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具加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盘和底盘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加工装置,所述模具加工装置包括顶盘、底盘,与所述底盘固定的至少一对卡盘,至少一对定位销;所述底盘的中部具有圆柱型空洞,每对卡盘中的两个卡盘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圆柱型空洞的两侧,至少一对卡盘的中线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顶盘上与所述定位槽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圆柱型空洞的中心线相交。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底盘上固定两对卡盘,其中一对卡盘上设置有所述定位槽。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与所述定位孔的深度相同。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卡盘的断面为阶梯状,所述定位槽位于位置最低的阶梯面上。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的差值小于0.05毫米,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的差值小于0.02毫米。
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定位销的直径为4毫米;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孔的深度为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加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顶盘和底盘的定位精度,使模具中心得到保证,从而使模具在双面加工时的加工精度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模具加工装置包括顶盘1、底盘2,与底盘2固定的至少一对卡盘3,至少一对定位销。底盘2的中部具有圆柱型空洞,每对卡盘3中的两个卡盘3对称的设置于圆柱型空洞的两侧,至少一对卡盘3的中线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槽31,顶盘1上与定位槽31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孔11,定位销的一端固定于定位槽31中,另一端固定于定位孔11中。
底盘2上固定有两对卡盘3,其中一对卡盘3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3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圆柱型空洞的中心线相交。卡盘3的断面为阶梯状,定位槽31位于位置最低的阶梯面上。
定位槽31的深度与定位孔11的深度相同。
定位槽31的宽度与定位销的直径的差值小于0.05毫米,定位孔11的直径与定位销的直径的差值小于0.02毫米。
具体实例:底盘的四爪卡盘对位爪中线上设有的定位槽的宽度为4.03至4.05毫米,深5毫米。顶盘的两条中心线上与定位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直径为4到4.02毫米,深度为5毫米的定位孔。进行加工时,用直径为4毫米长度为8毫米的定位销连接上述定位槽和上述定位孔,再用自动分中仪对中,使模具中心得到保证,这样在模具双面加工时的加工精度得到有效保证。
传统定位操作往往需要8-12分钟,使用此模具加工装置和定位方法可将定位操作过程缩短至2-4分钟,可以大大提高加工定位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该模具加工装置和定位方法还可以避免人工打表造成的人为误差,使加工精度得到保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身定位功能的轮式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硬件在回路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