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执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2582.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倪中明;向永乐;左利静;何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8/00 | 分类号: | F16D28/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执行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执行结构。
背景技术
AMT是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其是在原有齿轮式机械变速器的基础上加装电脑控制系统,对油门、离合器、变速杆的控制均采用了电子控制驱动的执行机构,从而实现选挡、换挡的自动化控制,使汽车成为自动变速的汽车;AMT既保留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又实现了自动换挡操作舒适性,成为商用车自动变速箱技术的首选目标。AMT执行机构包括选档执行机构、换档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选档执行机构、换档执行机构和离合器执行机构均加装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上,均由机械式变速箱电子控制器TCU进行控制。离合器执行机构作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离合器的控制成为了电控机械式变速箱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获得离合器当前的准确工作位置,就成为了控制问题的重点。离合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换挡品质,这样就要求离合器不仅执行机构运行时间快,并且能够在汽车寿命内不出故障地长时间可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运行时间快和工作可靠的离合器执行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离合器执行结构,包括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同步电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蜗轮、蜗杆、扇形齿轮、位置传感器和离合器齿条,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蜗轮上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分别与扇形齿轮和离合器齿条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通过螺杆和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头连接,位置传感器连接有电控机械式变速器。
本方案的原理:离合器执行机构是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上加装离合器执行机构,操作时,同步电机工作,整个机构是电机与蜗杆相连,涡轮上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且分别与扇形齿轮、离合器齿条相啮合,机构通过电机转子转动,并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涡轮上的第二直齿轮带动离合器齿条轴向运动,实现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第一直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位置传感器将扇形齿轮转过的角度传给电控机械式变速器TCU,TCU通过位置传感器识别的角度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断电,从而实现整个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功能。
本方案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上加装离合器执行机构,不但可以使变速箱快速流畅的换挡,而且离合器执行结构控制准确、可靠,且离合器执行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运行时间快。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的端部设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包括有垫片本体,垫片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径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梯形槽,上表面的梯形槽和下表面的梯形槽呈交替分布,增大了调整垫片上润滑槽的有效面积,调整垫片能根据蜗杆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来调整各部位条件配合的间隙,进而控制蜗杆的窜动量,而且还能改变部件之间的润滑环境,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保证车辆安全可靠的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齿条的一端设有限位钉,限位钉能限制离合器齿条的运动行程,保证其可靠、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执行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执行结构实施例中调整垫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蜗轮3,蜗杆4,扇形齿轮5,位置传感器6,离合器齿条7,第一直齿轮8,调整垫片9,第二直齿轮10,螺杆11,限位钉12,垫片本体91,梯形槽9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离合器执行结构,包括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同步电机,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蜗轮3、蜗杆4、扇形齿轮5、位置传感器6和离合器齿条7,蜗轮3与蜗杆4相互啮合,蜗杆4的端部设有调整垫片9,蜗轮3上连接有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10,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10分别与扇形齿轮5和离合器齿条7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5通过螺杆11和位置传感器6的检测头连接,位置传感器6连接有电控机械式变速器,离合器齿条7的一端设有限位钉12。
结合附图2所示,调整垫片9包括有垫片本体91,垫片本体9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径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梯形槽92,上表面的梯形槽92和下表面的梯形槽92呈交替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