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盘放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2568.8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栋;徐克政;刘继君;杨晶晶;王敬海;王嘉雨;张凡;张以宁;王鑫;冯江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261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盘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基建、技改工作中控制电缆敷设工作量较大。常规敷设方式为采用放线锥纯人工放线,即先将电缆盘竖立(即处于可滚动状态),人工搬运放线锥插入电缆盘中心孔洞,再将二者整体正立起来,使得电缆盘水平穿于放线锥上,(如电缆盘重量较大,如2吨左右,此步骤需用吊车将电缆盘穿于放线锥上),然后人工拖拽电缆进行放缆敷设工作。
传统工作中存在几点不方便之处:一是放线锥体积较大,约为2m长,重量约为300kg左右,占用生产用车空间,且一般皮卡无法运输,需双排车运输。二是电缆盘和放线锥重量较大,需多人配合操作,竖立放线锥和电缆盘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三是控制电缆型号种类较多,电缆盘体积不同更增加了将放线锥和电缆盘组合起来的难度。四是放线时电缆盘处需留守两人进行操作。
由于目前尚无专用的电缆盘放线工具,上述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无需翻转线缆盘,只需滚动线缆盘即可实现放线,操作简单、省力,放线时线缆盘处最多留守一人,能大大提高放线效率的线缆盘放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线缆盘放线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基座,基座上部设有沿基座长度前后延伸的凹槽,基座内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空腔,空腔中部通过左右延伸的转轴内安装有承重轮,空腔内还通过定位装置在承重轮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的外周顶部比承重轮的外周顶部稍高,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通过皮带传动配合,空腔内还安装有与前驱动轮传动配合的电机,基座前后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个斜台,斜台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内插装有定位杆,定位杆上端安装有滚轮,贯通孔上端设有比贯通孔内腔大的环槽,环槽边侧铰接有与环槽扣合的扣板。
本线缆盘放线装置是通过滚动放线结构来实现无需翻转线缆盘,只需滚动线缆盘即可实现放线,操作简单、省力,放线时线缆盘处最多留守一人,能大大提高放线效率的。
滚动放线结构主要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承重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基座是本专利的主体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为本专利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载体,并起到承载线缆盘重量的作用。为方便叙述,将基座与线缆盘放线方向对应的一端称为前端,相反的一端称为后端,线缆盘中心轴两端分别为左和右。基座前后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个斜台,斜台的主要作用是方便线缆盘左右两侧的盘轮从地面逐渐滚动到基座顶面上。基座内设有空腔,基座上端面上设有凹槽,空腔通过凹槽与外部连通。基座空腔内安装有承重轮,承重轮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当线缆盘的盘轮沿斜台滚入凹槽时,线缆盘的盘轮会滚到承重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上。在本专利中,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的外周顶部比承重轮的外周顶部稍高,这样,承重轮、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的外周顶面就构成了一个中部较低两端较高的弧形轨迹轮排,而线缆盘的盘轮滚入凹槽时正是由这个弧形轨迹轮排托举着。由于弧形轨迹轮排顶面是与线缆盘盘轮相适应的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轨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线缆盘滚入弧形轨迹轮排后就滚动卡装在这个弧形轨迹内,不会轻易滚出来,除非受到较大的水平推动力。斜台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内插装有定位杆,定位杆上端安装有滚轮。当把线缆盘的盘轮滚入上述弧形轨迹轮排后,将定位杆插装进贯通孔内,这样线缆盘前后两端都被定位杆限位。当出现拖拉线缆的横向力过大或出现其他意外横向力时,线缆盘的盘轮有可能被该外力拉出或推出弧形轨迹轮排,但是在远远高处基座的定位杆的限位作用下,线缆盘还是会被挡回弧形轨迹轮排,这样就保证了本专利的工作可靠性和通用性。正常工作时,定位杆通过其上端的滚轮与线缆盘的盘轮滚动配合,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定位杆对线缆盘放线时的转动阻力,有利于达到放线省力目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通过皮带同向传动配合,且空腔内安装有与前驱动轮传动配合的电机,因此,当接通电机电源时,电机将驱动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同步转动,也就是驱动线缆盘自动转动。这样在放线时,只需牵引线缆端部进行导线即可,线缆轴向移动的力绝大部分都是由电机提供的,因此使用本专利放线只需一个工人控制电机电源即可,既省人工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放线工作效率。在本专利中,贯通孔上端设有比贯通孔内腔大的环槽,环槽边侧铰接有与环槽扣合的扣板。在需要将线缆盘的盘轮滚到基座上时,需要先将扣板绕其铰轴扣合到环槽上,此时扣板顶面与斜台斜面平齐,有助于线缆盘的盘轮经过斜台顺畅滚到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