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钢筋撑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1408.1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滨;钱峰;韩华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九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现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撑铁。
背景技术
钢筋撑铁用于现浇混凝土时置于上、下两层钢筋中间,起支撑、固定上层钢筋以使上、下两层钢筋之间保持预定距离的作用,其在控制楼板截面有效高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和保证楼板结构受力性能等方面发挥着重用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现有技术的钢筋撑铁是工人采用废钢筋自己焊接成独立支撑单个支撑点的“几”字型、由一横杆同一侧焊接多个“工”字型或“人”字型钢筋制成可支撑多个支撑点的钢筋撑铁,这种钢筋撑铁腿的位置、角度及长度等不一致,会导致各钢筋撑铁腿受力不均匀,受力大的钢筋撑铁腿容易在焊接点脱落而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因而,钢筋撑铁都存在不够稳固可靠,承载力弱的技术问题。而且,现有的钢筋撑铁都是一次性使用,造成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上层钢筋上踩踏或是由于施工荷载,钢筋撑铁常常出现错位、损坏,造成上层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难以控制,影响受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悬挂式钢筋撑铁,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悬挂式钢筋撑铁,包括撑铁架体、撑脚和拉钩,所述撑铁架体为矩形框结构,在矩形框底部四角垂直连接撑脚,矩形框内四角设有拉钩。
进一步,所述撑铁架体中部固连加强杆,将撑铁架体分隔为左右两个矩形框体,在加强杆两端对应的撑铁架体底部分别垂直固连撑脚。
这种结构有利于加强钢筋撑铁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拉钩包括竖直段、弧形段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与倾斜段通过弧形段连接构成一体式结构,且竖直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125°~135°。
进一步,所述撑铁架体内四角分别水平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一端焊接在撑铁架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拉钩的竖直段上固连螺帽,螺帽套接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所述撑铁架体上对应每一根连接杆都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撑铁架体上,另一端与连接杆的自由端焊接。
这种结构有利于加强连接杆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进一步,所述撑铁架体、撑脚、连接杆、支撑杆和拉钩均采用螺纹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制造,可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结构稳定,强度高,不易变形和损坏,有利于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悬挂式钢筋撑铁,包括撑铁架体1、撑脚2和拉钩3,所述撑铁架体1为矩形框结构,在矩形框底部四角垂直连接撑脚2,矩形框内四角设有拉钩3。所述撑铁架体1中部固连加强杆4,将撑铁架体1分隔为左右两个矩形框体,在加强杆4两端对应的撑铁架体1底部分别垂直固连撑脚2。
参见图2,所述拉钩3包括竖直段31、弧形段32和倾斜段33,所述竖直段31与倾斜段33通过弧形段32连接构成一体式结构,且竖直段31与倾斜段33之间的夹角α为125°~135°,本实施例优选130°。
所述撑铁架体1内四角分别水平设置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焊接在撑铁架体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拉钩3的竖直段31上焊接螺帽6,螺帽6套接在连接杆5上,使得拉钩3能够在连接杆5上左右移动和自由转动。
所述撑铁架体1上对应每一根连接杆5都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一端焊接在撑铁架体1上,另一端与连接杆5的自由端焊接。所述连接杆5和支撑杆7与撑铁架体1一起构成一个矩形结构。
所述撑铁架体1、连接杆5和支撑杆7均采用直径20mm~25mm的三级螺纹钢制成。撑脚2采用直径14mm~18mm的三级螺纹钢制成。拉钩3采用直径12mm~14mm的三级螺纹钢制成。
在使用时,在现浇楼板上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即开始进行可取悬挂式钢筋撑铁架体的安装。按不同板厚布设对应高度的撑铁架体,操作层撑铁架体布设应顺直、均匀。
转动拉钩使其钩在楼板上层钢筋网片上,每一对拉钩可固定一根楼板上部钢筋。撑脚上用红油漆标出楼板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九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九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提升小波变换滤除基线漂移的方法
- 下一篇:纺织品干燥速率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