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1275.8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林丰 |
| 主分类号: | A61B17/54 | 分类号: | A61B1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用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磨脚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大幅度的提高,人们更将关注物质的享受和审美的要求,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磨脚器,磨脚器主要用于去除脚上的死皮以及脚上的老茧,令脚部更加舒适,平滑,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带滚轮的磨脚器。磨脚器主要是包括壳体和均设置在壳体内的打磨组件、电源组件和驱动组件。打磨组件是磨砂滚轮和一转轴,转轴旋转连接在壳体上,驱动组件主要由电机和齿轮组传动连接,然后再让齿轮组和磨砂滚轮(或转轴)传动连接,磨砂滚轮和电机传动连接,电源组件包括电连接的开关、电路板和蓄电元件,电机与蓄电元件电连接。为了人们能够方便的把持住打磨老茧,人们通常使用干电池做为蓄电元件来供电,但是为了维持电机的持续工作,干电池的电量损耗的非常快,不能够让客户较长时间使用,且干电池的频繁使用和更换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脚器,该种磨脚器能够方便用户长时间使用,且能够反复充电使用,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脚器,包括壳体和均设于壳体内的打磨组件、电源组件和驱动组件,打磨组件和驱动组件联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连接的开关、电路板和蓄电元件,所述驱动组件与蓄电元件电连接,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有USB供电电路;
所述USB供电电路包括USB,其连接至可供电的USB接口;
限流单元,其连接至USB以输入稳定的电压;
恒流单元,其连接稳压单元以组成恒流源输出至蓄电元件;
滤波单元,其连接至恒流单元以滤除输出电压的高频分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限流单元为第一电阻,所述滤波单元为电容,所述恒流单元包括晶体管、第二电阻、LED以及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至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蓄电元件的正极,所述LED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均连接至晶体管的基极,LED的正极、第一电阻以及电容的一端均电连接构成第一节点,所述电容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蓄电元件的负极均接地构成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电连接USB。
所述USB通过导线电连接有转接器,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连接至转接器。
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还串联有一照明灯珠和照明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SB供电电路设置限流单元能够起到稳定从USB接口输入的电压的作用,限流单元和滤波单元配合相应恒流单元,从而构成一恒流源,对蓄电元件稳定的输出供电,设置USB供电电路,能够让人们在任何具有USB接口的供电端直接充电,另外在没有可直接供电的USB接口时,人们也能够连接各种充电器的适配器,从而通过插座充电,能够方便用户长时间使用,且能够反复充电使用,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磨脚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磨脚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
2、打磨组件;3、驱动组件;5、壳体;6、USB;7、限流单元;8、恒流单元;9、滤波单元;10、蓄电元件;J1、转接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电容;T1、晶体管;D1、二极管;D2、LED;S1、照明开关;L1、照明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磨脚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磨脚器,包括壳体5和均设于壳体5内的打磨组件2、电源组件和驱动组件3,打磨组件2和驱动组件3联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连接的开关、电路板和蓄电元件10,所述驱动组件3与蓄电元件10电连接,所述蓄电元件10电连接有USB供电电路;
所述USB供电电路包括USB6,其连接至可供电的USB接口;
限流单元7,其连接至USB6以输入稳定的电压;
恒流单元8,其连接稳压单元以组成恒流源输出至蓄电元件10(蓄电元件10可以是镍氢电池或者锂电池,本申请以镍氢电池为例说明技术);
滤波单元9,其连接至恒流单元8以滤除输出电压的高频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林丰,未经吴林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