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醇、醇基燃料燃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0795.7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军 |
| 主分类号: | F23D11/10 | 分类号: | F23D11/10;F23D1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燃料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燃烧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醇基燃料燃烧机。
背景技术
天空雾霾,天然清洁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与高价,给国家治理环保带来极限挑战,给人民的生存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命危机,国家投入巨资,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替代产品,如甲醇燃料,醇基燃料等,但与知相配套的燃烧机,在国内,与国际上技术相当不成熟,无法批量推广,即便如此其型号也只仅仅局限于5吨以下产品,5吨以上的燃烧机,在国内,国际上都是空白,从而造成在工业上,大型供暖上等大多数领域无法推广使用甲醇,与醇基燃料。形成有弹药,无炮使用的局面。
传统的各种液体燃烧机,以油泵作为推注喷雾的燃烧原理,其燃烧喷头管道太短,燃烧空间太狭小,其缺点如下:
1、由于燃烧的各种液体,带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甲醇,与醇基燃料,其腐蚀强度更大,使用燃油泵推注雾化燃烧,会出现燃油泵在短期内就被腐蚀报废,造成燃油机瘫痪。
2、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油烧尽,或是接近烧光状态,油泵更容易损坏。
3、燃烧机前端的燃烧管太小,太短,无法燃烧充分,造成在燃烧时产生黑烟,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4、用此方法,燃烧机器的型号一般都很小,特别是甲醇,与醇基燃料的燃烧机器,由于其腐蚀性更强,目前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制造出6吨以上的燃烧此燃料的燃烧机。
5、目前同类产品,即便是小型化也无法达到质量稳定,或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甲醇、醇基燃料燃烧机,比方柴油燃烧机,汽油燃烧机,重油燃烧机,甲醇燃烧机,醇基燃烧机,等一切以液体作为燃料的燃烧机,提供一种,质量稳定,型号全面,性能高校的空气压力式无油泵液体燃料燃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甲醇、醇基燃料燃烧机,包括空压机、液体燃料仓和燃烧仓,空压机通过气管A与液体燃料仓相连接并由空气压力将液体燃料从液体燃料仓压出进入燃料传输管,燃料传输管的另一端与燃烧仓的喷嘴相连接形成液体燃料喷雾燃烧的结构,在燃料传输管上设有套管,在套管和燃料传输管之间形成空气传输通道,空气传输通道一端封闭,另一端穿过燃烧仓的底部正对于喷嘴用于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风机的输出端一路通过气管B与空气传输通道相连通,另一路通过气管C与燃烧仓的内腔相连接用于提供二次空气;在燃烧仓上设有喷火口,通过底部的进氧助燃管向燃烧仓内部注入大量可燃空气并形成正压燃烧,液体燃料在燃烧仓内燃烧成火后,通过喷火口正压强劲喷出火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嘴和空气传输通道的开口处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给喷嘴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压机从顶部输出通过气管A从液体燃料仓的顶部进入。
作为优选,所述的燃料传输管的一端延伸到液体燃料仓的底部位置,并从液体燃料仓的顶部位置向下延伸到燃烧仓的底部位置,构成几字形结构,防止液体燃料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压机上设有流量控制器来控制气压的大小与关停,通过变频器调速来控制燃烧进气的大小。
所述的燃烧仓的仓壁上设有存水夹层,也可以形成水循环,降低燃烧仓的仓壁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采用液体无泵,气体增压液体喷雾燃烧的模式,故障率低,程序简单,燃烧液体无法腐蚀到相关阀门。
2、气体增压,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久。
3、采用先燃烧正压燃烧在强劲喷火的方式,燃烧充分,环保节能无黑烟。
4、型号大小可做到满足目前市场一切所需。
5、高效,高质量,使用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空压机1,存水夹层2,气管A-3,液体燃料仓4,燃料传输管5,气管B-6,气管C-7,风机8,套管9,空气传输通道10,燃烧仓11,喷嘴12,喷火口13,流量控制器14,进氧助燃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军,未经王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0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