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9810.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满山;刘自美;朱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利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电源模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LED电源模块通常安装在LED灯管的端部。具体地,将电源模块模块安放在呈中空设置的堵头中。堵头的一端与LED灯管固定连接,堵头的另一端与堵头盖连接。目前的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中,堵头盖容易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端部翘起,导致产品可靠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堵头盖端部翘起,以提高产品可靠性的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该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具有一开口端且呈中空设置以用于容置电源模块的堵头,插入所述堵头开口端以覆盖所述堵头的开口端的堵头盖;其中,所述堵头靠近其开口端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堵头盖的第一螺丝孔,所述堵头靠近开口端的内壁至少设置一凸台;所述堵头盖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位置设有与螺丝适配的螺丝通孔,所述堵头盖的外壁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凸台适配的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凸台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堵头的凸台设置为一个,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螺丝孔在所述堵头的径向外侧。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高度由靠近所述开口端向远离开口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螺丝通孔设置为沉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安装时,LED电源模块放置在堵头的中。堵头的第一端与LED灯管固定连接,堵头的第二端(即开口端)设有堵头盖,以实现堵头整体封闭。其中,堵头的靠近其开口端设有第一螺丝孔。堵头盖与第一螺丝孔对应位置设有螺丝通孔。螺丝贯穿堵头盖上的螺丝通孔并固定在堵头的第一螺丝孔上。另一方面,为保证堵头盖的受力平衡,避免其端部翘起,堵头靠近其开口端的内壁还设有凸台。堵头盖与该凸台位置对应处设有与凸台适配的卡勾。安装时,卡勾与凸台卡合连接,以避免堵头盖的端部翘起。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结构稳定性,而且安装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
参照图1至3,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堵头1和堵头盖2。
堵头1呈中空设置,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安装时,LED电源模块放置在堵头1的中空位置处。堵头1的第一端通过螺丝与LED灯管(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堵头1的第二端为开口端。堵头盖2插入至堵头1的开口端,并通过螺丝3和卡扣结构(图中未示出)进行锁定。
堵头1靠近其开口端处设有用于安装堵头盖2的第一螺丝孔11。为减少产品的制造成本,第一螺丝孔11设置为一个。堵头盖2对应第一螺丝孔11的位置设有螺丝通孔22。该螺丝通孔22与螺丝3适配,安装时,螺丝3贯穿螺丝通孔22并插入至第一螺丝孔11,螺丝3固定在第一螺丝孔11上,以将堵头盖2与堵头1锁定。
为避免堵头盖2受力不均而引起一端翘起的情况发生,该安装结构还包括卡扣结构。具体地,卡扣结构如下:堵头1靠近开口端的内壁至少设置一凸台12。堵头盖2的外壁对应凸台12的位置设有与凸台12适配的卡勾21。安装时,凸台12与卡勾21卡合连接,以使得卡勾21抵扣在凸台12上,从而避免堵头盖2的一端翘起。应当说明的是,卡勾21与凸台12的数量相等。凸台12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为更进一步节省产品的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2设置为一个,相应地,堵头盖2的卡勾21也设置为一个。为保证堵头盖2受力均衡,优选地,堵头的凸台设置为一个,且凸台位于第一螺丝孔在堵头的径向外侧。。即凸台12和第一螺丝孔11在堵头1的同一条直径线上,从而充分保证堵头盖2受力均衡,以克服端部翘起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利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利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9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