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锤操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9667.0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生;丁永洁;牟亮;马东旭;师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28 | 分类号: | B25D1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赵磊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操作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电锤操作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为了在楼板底安装管道、设备、吊顶,需要打眼钻孔,一般情况下该项工作须要工人站在人字梯或活动式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操作,该方法需要施工人员最少2名,且施工进度较慢,高处施工安全系数低,尤其对于主体为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而言,该项工作更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资源,安全省力,移动方便的电锤操作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锤操作支架,包括电锤和支架,所述电锤安装在支架的上端,所述支架由主杆和次杆构成,主杆和次杆之间设有支撑杆,位于主杆和次杆的之间还设有托杆;所述主杆上部和中部设有上调节孔和中调节孔,所述次杆的下部设有下调节孔;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次杆上,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杆上部的上部调节孔处;下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主杆上,所述下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次杆上的下调节孔处;所述托杆位于主杆和次杆的中间部,托杆的一端固定在次杆的中间部,托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杆中间部的中调节孔处。
所述托杆的长度大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长度。
所述上调节孔、中调节孔及下调节孔的数量为至少3个。
所述主杆的长度大于次杆的长度。
所述托杆上设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电锤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一名使用人员进行操作,且无需高空作业,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节省大量劳动力。装置增加可调区间,可以根据不同楼层高度进行操作空间调整,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电锤操作支架,包括电锤1和支架,所述电锤1安装在支架的上端,所述支架由主杆2和次杆3构成,所述主杆2的长度大于次杆3的长度。在主杆2和次杆3之间设有上支撑4杆和下支撑杆9,位于主杆2和次杆3的之间还设有托杆8,该托杆8的长度大于上支撑4杆和下支撑杆9的长度。所述托杆8上设有开关7,开关7通过导线与电锤1相连。
所述主杆2上部和中部设有上调节孔5和中调节孔6,所述次杆3的下部设有下调节孔10。所述上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次杆3上,上支撑杆4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杆2上部的上部调节孔5处;所述下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在主杆2上,下支撑杆9的另一端安装在次杆3上的下调节孔10处。
所述托杆8位于主杆2和次杆3的中间部,托杆8的一端固定在次杆3的中间部,托杆8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杆2中间部的中调节孔处10。
上述上调节孔5、中调节孔6及下调节孔10的数量为至少3个。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孔进行主杆2与次杆3之间位置关系的调节,这样可以扩大使用范围,且不受高度与空间的限制,只需一人便可完成施工作业。
由于电锤操作支架为人工操作,考虑到使用方便,支架自身重量不宜过重,支架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如薄壁型钢,方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9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