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7975.X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翟旭亮;刘涛;于春涛;王德平;戴大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9/10 | 分类号: | F16H59/10;F16H63/42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子 换挡 操纵 机构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属于电动汽车或者自动档汽车的换挡操纵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档位传感器的机构设计及安装方式的设计。
背景技术
由于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对传统的多档位变速箱的需求大大降低,不再需要离合器机构的单级减速器被广泛采用,而传统的拉索式自动档换挡操纵机构被自带档位信号的电子换挡器操纵机构取代。自带档位信号的换挡操纵机构,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向,提供前进档、倒车档、空挡、驻车档等档位信号,并且输入到整车控制单元,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目前,传统的自动档换挡操纵机构大多是机械拉索式机构,自身无法提供电子档位信号,所以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的换挡操纵机构需要重新开发并且进行大量的可靠性试验验证。重新开发的换挡操纵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发费用、模具费用及试验费用,而且开发周期长。采用以上方式虽然可以最终满足整车的使用需求,但是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等制约因素,而且不利于整车成本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其在不改变传统车换挡操纵机构的主体结构及零件材质的前提下增加电子转角传感器,可以根据换挡手柄位置的变换实现档位电子信号的输出,供整车控制单元识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由换挡手柄总成、换挡面板总成、换挡器壳体总成、转角传感器、主销轴、十字联接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换挡器壳体总成上底部外侧与主销轴正对位置开孔,用螺栓固定转角传感器,改变主销轴与十字联接块的连接方式,由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方式更改为依靠圆形和矩形型面过盈配合的同步转动,主销轴穿过十字联接块,主销轴和十字联接块布置在换挡器壳体总成内部,主销轴两端与换挡器壳体总成轴连接,转角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换挡器壳体总成的一侧,转角传感器的机械接口与主销轴端部机械连接,换挡面板总成盖在换挡器壳体总成顶部与换挡器壳体总成固定连接,换挡手柄总成穿过换挡面板总成与十字联接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不会改变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轮廓尺寸,不影响该电子换挡操纵机构在整车边界条件下使用且安装方式与原车相同;同时,该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可以根据换挡手柄位置的变换实现档位电子信号的输出,供整车控制单元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由换挡手柄总成1、换挡面板总成2、换挡器壳体总成3、转角传感器4、主销轴5、十字联接块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换挡器壳体总成3上底部外侧与主销轴5正对位置开孔,用螺栓固定转角传感器,改变主销轴5与十字联接块6的连接方式,由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方式更改为依靠圆形和矩形型面过盈配合的同步转动,主销轴5穿过十字联接块6,主销轴5和十字联接块6布置在换挡器壳体总成3内部,主销轴5两端与换挡器壳体总成3轴连接,,转角传感器4固定连接在换挡器壳体总成3的一侧,
转角传感器4的机械接口与主销轴5端部机械连接,换挡面板总成2盖在换挡器壳体总成3顶部与换挡器壳体总成3固定连接,换挡手柄总成1穿过换挡面板总成2与十字联接块6连接,换挡手柄总成1转动时带动十字联接块6转动,进而带动主销轴5转动,最后带动转角传感器4转动并输出电子信号。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驾驶室车身地板7的安装位置与原车位置相同且不改变尺寸,其输出的电子档位信号可供任何自动档车型使用,尤其是电动汽车。
总体来讲,此电子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具有在传统AT换挡操纵机构上改制简单,开发成本低、周期短,电子档位信号可靠且便于识辨,应用范围广,尤其供那些在基础汽油车型上改制为电动汽车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7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装置
- 下一篇:半环体C字形凸台导油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