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7895.4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万良军;林长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通源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下水道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用井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中的下水道井盖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水道井盖的质量好坏,通常体现在抗破损的能力,排水的能力等,现有的下水道井盖在抗破损方面具有很好的技术支持,在排水方面诸如下水道中的水满进行倒灌时,其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的水倒灌时,下水道井盖会通过其预先设置的排水孔也是进水孔将水排到马路上,由于其水流急,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如果有行人或者自行车、电瓶车经过时容易导致行人摔倒或者车辆行驶路线的改变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包括:第一盖体,在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井盖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泄水孔,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下方还设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井盖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泄水孔相配合的第二井盖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泄水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有转动轴和限位块,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弹性复位部件和固定件。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所述下水道井盖还包括浮阀,所述浮阀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所述弹性复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为扭力弹簧。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弹性复位部件的转动轨迹上。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井盖的下方并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设有若干泄水孔,当下水道的水倒灌时,可以通过泄水孔进行泄水,分散水的冲击力,给行人或者车辆造成较少的冲击力;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设有转轴,并且设有限位块,第二盖体可绕第一盖体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限位块会产生限制作用,将第二盖体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特定的位置;弹性复位部件是当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转动时,提供扭转的动力,当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复位时,提供复位的扭力;浮阀是将水产生的浮力传递到第二盖体,使其产生转动。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包括:第一盖体1,在第一盖体1上设有第一井盖孔101,沿第一盖体1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泄水孔102,在第一盖体1的下方还设有第二盖体2,第二盖体2上设有与第一井盖孔101和至少一个第一泄水孔102相配合的第二井盖孔201和至少一个第二泄水孔202,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之间设有转动轴3和限位块4,转动轴3上套设有弹性复位部件5和固定件6。
其中,第二盖体2的材质为轻型材质。
其中,固定件6位于第二井盖2的下方并套设于转动轴3上。固定件6用于限制第二井盖2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并且固定件6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上。
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上设有第一泄水孔102和第二泄水孔202,当下水道的水倒灌时,可以进行泄水,分散水的冲击力,给行人或者车辆造成较少的冲击力。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设有转动轴3,并且设有限位块4,第二盖体2可绕第一盖体1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限位块4会产生限制作用,将第二盖体2的转动角度限制在特定的位置。弹性复位部件5是当第二盖体2相对第一盖体1转动时,提供扭转的动力,当第二盖体2相对第一盖体1复位时,提供复位的扭力。
可选的,下水道井盖还包括浮阀7,浮阀7连接于第二盖体2上。浮阀7是将水产生的浮力传递到第二盖体2,使其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移动,从而带动弹性复位部件5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通源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通源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7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