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磁条及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6352.0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磁条及电磁炉,属于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产生涡流对锅具进行加热,线圈盘作为电磁炉的核心部件一直被广泛的研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
线圈盘一般包括盘架、磁条和线圈。电磁炉的加热效率取决于锅具对磁场的利用率以及电磁炉磁条的有效利用面积。现有的电磁炉线圈盘上的磁条是方形或扇形光条,这样的磁条不利于减小磁力线的磁阻,且磁条的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影响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磁条及电磁炉,可以更多地引导磁力线穿过锅具,增大加热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磁条,磁条主体包括内缘端和外缘端,所述外缘端上沿电磁炉线圈盘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台,相邻两个第一凸台之间存在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磁条主体的宽度由内缘端到外缘端逐渐增大;或者,上述磁条主体的宽度由内缘端到外缘端不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外缘端为与电磁炉线圈盘同心的圆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凸台中与磁条主体平行的剖面为一段圆环,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外缘端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内缘端上设置有第二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内缘端和外缘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内缘端和所述外缘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凸台,所述至少两个第三凸台沿电磁炉线圈盘圆周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三凸台之间存在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同一圆周方向上相邻两个凸台之间的间隔为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凸台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相邻两个凸台之间的间隔的6~8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散热器和线圈盘;所述壳体包括加热面板和控制面板,所述线圈盘设置在所述加热面板的下方;所述线圈盘包括盘架、线圈以及多个上述的电磁炉磁条;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盘架上,所述盘架中嵌设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所述磁条。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磁条及电磁炉,通过在磁条主体的外缘端沿电磁炉线圈盘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凸台,可以为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设置与锅底垂直的通路,对磁力线进行校正,使得线圈盘感应产生的磁力线更多的与锅底垂直,有效减小磁力线的磁阻,提高锅具对磁场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电磁炉的加热效率。同时,由于多个凸台间隔设置,可以使磁力线产生区域的面积增大,即增大了磁条的有效利用面积,有效提升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磁炉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炉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具; 2:磁力线; 3:加热线圈;
M:磁条; M1:磁条主体; M11:内缘端;
M12:外缘端; M13:第一凸台; M14:第二凸台;
M15:第三凸台; A:线圈; C:盘架;
S1:第一凸台与磁条主体平行的剖面; S2:第一凸台的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6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景观园林的智能感应灯具
- 下一篇:移动多媒体广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