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灭火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5025.3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弘毅天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灭火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灭火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发展多年,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业界热点关注的项目。目前,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进行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基于智能小区的智能家居系统,其是智能小区的一部分,主要面向高档住宅,由小区配套安装,难以满足系统的客户化定制需求。另一种是单体住宅的智能家居系统,现有技术中单体住宅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均基于外部运营服务平台进行组建,初期投资较高、且部署及维护复杂,日常运行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通用性强,易于操作实现,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要。而目前,针对安防和灭火的智能控制存在响应慢,控制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灭火控制系统,通用性强,易于操作实现,能够解决响应慢,控制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还能满足目前市场上对于个性化定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灭火控制系统,包括INTERNET、服务器、路由器、监控端、控制终端,监控端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控制终端包括均设有微处理器的安防子系统和灭火子系统,监控端和服务器均连接于INTERNET,INTERNET通过路由器连接有智能路由器,智能路由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第一WIFI收发模块、网络接口、第一电源和显示器,网络接口连接于路由器,实现第一微处理器与INTERNET、服务器和监控端进行信息交互;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第一WIFI收发模块连接安防子系统和灭火子系统,并与安防子系统和灭火子系统分别进行WIFI信息交互。
所述安防子系统包括第四微处理器,第四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第四WIFI收发模块、第四电源、感测装置、显示装置、声光报警装置、短信报警装置和摄像头,感测装置包括红外探测器、门磁感应器和玻璃破碎感应器;第四微处理器通过第四WIFI收发模块和第一WIFI收发模块的WIFI通信实现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驱动电路和与显示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的LED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通过显示驱动电路与第五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灭火子系统包括第五微处理器,第五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第五WIFI收发模块、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火焰探测器、第五电源、干粉灭火器、声光报警装置和短信报警装置,干粉灭火器设有电气开关和启动电气开关的开关驱动电路,第五微处理器通过开关驱动电路与干粉灭火器的电气开关电性连接,第五微处理器通过第五WIFI收发模块和第一WIFI收发模块的WIFI通信实现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探测器、门磁感应器、玻璃破碎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和火焰探测器均依次连接有检测放大模块和A/D转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放大模块和A/D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1、运算放大器A和运算放大器B,电阻R1一端作为信号输入端,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容C1,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接有3V电源;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阻R4,电阻R4接地,运算放大器B的输出端作为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弘毅天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弘毅天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5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人用的感应控制自动推送信息装置及智能机器人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