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内插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4405.5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航宇;代会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航宇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A61M31/00;A61B1/04;A61B1/2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内插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管内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是气管插管技术中所使用中的常见医疗器械,气管插管技术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插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的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内插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上的球囊,在进入呼吸道后,球囊膨胀以固定管体并且能够防止异物落入。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内插管功能单一,仅能够在呼吸道中建立气体通道,而无法完成球囊远侧积留痰液的吸出等功能。这些辅助功能需要辅以额外的其他部件完成,操作不便。如痰液吸出不净,在球囊收缩后会深入呼吸道而引起病人窒息。另外,气管内插管进入呼吸道时,医生无法得知呼吸道内部情况,盲目插入会导致呼吸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内插管,该气体内插管能够实现可视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内插管,包括管体和可收缩和膨胀的球囊,该球囊设置在管体侧壁外上,所述管体的近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与该摄像装置电连接的线路,并且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接头,该接头具有与管体连通的轴向操作通道,并且所述接头上设置有与该线路电连接的电接头,该电接头用于与显示设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加药通道,该加药通道的出药口位于所述球囊的近侧,并且所述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加药通道连通的加药接管。
优选地,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与使得流体进入或排出所述球囊,所述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球囊接管。
优选地,所述接头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的呼吸机接管,该呼吸机接管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呼吸机接管相对于所述轴向操作通道的轴线倾斜向远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光源。
优选地,所述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管线的容纳槽,该容纳槽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线路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并且与所述电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管体的近端设置有摄像装置,可以方便地通过管体上的线路和接头上的电接头向显示设备发送视频信号,从而实现气管内插管的可视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气管内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体2球囊
3接头4摄像装置
11吸痰通道12加药通道
13流体通道14线路
15容纳槽31吸痰接管
32加药接管33球囊接管
34呼吸机接管35电接头
111吸痰口121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远、近”是指相对于人体而言的,在使用中接近人体的一侧为近侧,远离人体的一侧为远侧,具体地可参考图1中的图面方向,即上侧为远侧,下侧为近侧。另外,“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航宇,未经罗航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4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益气健脾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阻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