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PU气囊防侧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4169.7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其;焦连英;杨文会;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民众镇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气囊 防侧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尤其是一种船舶用的TPU气囊防侧倾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突遇强风或触礁时,有可能会因强风导致的大浪倾覆,或者因船底破洞进水导致倾覆,且倾覆的过程最短甚至只有6秒钟,乘客没有足够的时间抓取救生衣或救生圈逃走。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行驶过程中突然遭遇龙卷风,导致客船倾覆,倾覆的时间为1-2分钟,导致大部分乘客无法逃生。中国《船舶》杂志2003年4月第2期(63-64页)文章“介绍一种简单高效的船舶防摇设计”,公开一种船舶防摇设计,该系统在船舶两侧设置可展缩的气囊,当船船舶体在风浪中刚发生横摇,产生侧倾起始,对两侧的气囊充气保持船体的扶正。但是由于船舶倾覆的过程时间短,紧急情况气囊不能充分展开难以起到防止倾覆的作用。
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防倾缓沉系统,专利号ZL200410060889.9,没有对气囊的材质给出解决方案,国内普通的气囊大多是采用PVC、橡胶材质制作的胶布。橡胶是最早使用在胶布材料上的高分子聚合物,但橡胶其缺点是易老化变质、抗撕裂强度差、压缩永久形变大、耐低温及耐磨性能较差;PVC材料的耐穿刺、耐低温和耐曲折性能较差,并且会释放有害物质。PVC原料中含有增塑剂,时间久后强度和耐磨性大幅度下降,当船舶碰撞礁石时,采用该材料的气囊则很容易被刺穿而漏气,使得气囊漏气无用。另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制定相关环保标准,对PVC的生产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PU气囊防侧倾装置,气囊本体由内到外包括内TPU胶布层、高强度织物层和外TPU胶布层,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气囊本体具有拉伸强度好、抗撕裂、耐磨、耐穿刺、耐老化、耐油和耐低温的特点,在船舶发生紧急状况时,船体两侧的气囊本体则快速被充气,气囊本体产生浮力,抵消船体的侧倾力,使船体扶正,防止倾覆,当船底破洞进水的时候,气囊本体还可减缓船舶下沉的速度,为乘客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当危险解除后,再把气囊本体内气体放出,气囊本体则收回可以重复使用,因此,使用寿命长,且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TPU气囊防侧倾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TPU气囊防侧倾装置,包括设在船体两侧的气囊本体,所述船体两侧还设有用于收折气囊本体的气囊外壳,所述气囊本体由里到外包括内TPU胶布层、高强度织物层和外TPU胶布层,还包括有设在船体上当船体侧倾时用于向气囊本体填充气体的充气控制单元。
所述充气控制单元包括顺序电连接的用于检测船体侧倾的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分析及发出执行指令的主控模块、用于将控制气囊外壳保持闭合或者打开的锁紧模块,以及用于向气囊本体填充气体的充气模块。
所述充气控制单元还包括设在主控模块与锁紧模块及充气模块之间的反馈模块。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触发开关和手动开关。
所述气囊外壳为向船体外侧凸起的弧形面板。
所述气囊本体内设有复数充气管道。
所述高强度织物层为涤纶牛津布。
所述高强度织物层为200D-1000D的涤纶牛津布,且厚度为0.5mm-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TPU气囊防侧倾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气囊本体由内到外包括内TPU胶布层、高强度织物层和外TPU胶布层,具有拉伸断裂强度高的特点。
2、气囊外壳外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板,并通过锁紧模块与船体相连,使得气囊本体压缩设置在气囊外壳与船体之间,使之整个结构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船体在运动中被水力阻碍;
3、气囊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充气管道,可快速将气囊本体充满气体;
4、信号检测模块包括触发开关,手动开关,保证船体发生侧倾时,能及时发出触发信号,使得充气模块及时对气囊本体进行充气,具有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船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船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TPU气囊本体充气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本体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控制单元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4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轮侧翻伸藏平衡浮护筒
- 下一篇:一种内河船舶电子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