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印机喷粉收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3027.9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新斗彩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5/00 | 分类号: | B41F35/00;B41F22/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印机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印机,尤其是涉及胶印机喷粉收集器。
背景技术
胶印车间普遍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究其原因,胶印机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进行喷粉,使得胶印车的收纸机内整个地被粉尘所笼罩着,以此来保证每张印刷后的纸张都能够完整地得以保存,不会被上面的印刷纸张压坏和粘花印刷颜色。喷粉所使用的淀粉粒度为200-300目之间,因此,稍有空气流动就会引起飞扬。但是,胶印机的收纸机内部粉尘的流动方向是随着纸张的运行方向而流动,而胶印机车速高达12000张/分钟以上,因此纸张的运行速度非常高,这就造成了粉尘在收纸机里产生空气涡流,由于收纸机不是全封闭的,因此导致大量的粉尘被吹出机外,尤其是收纸机的前部,飞出的粉尘占整个飞出粉尘量的80%,左右两侧各有10%的粉尘飞出。由于淀粉的粒度在200-300目之间,飞出的粉尘极易吸附于所有物体的表面,导致操作人员吸入体内而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对整个车间内设施同样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对胶印车间的空调系统影响尤其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根据胶印机的工作原理和粉尘的运动轨迹,提供一种胶印机喷粉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印机喷粉收集器,包括水平设置在收纸机纸堆前面和左、右侧面的前吸风管、左吸风管、右吸风管;所述前吸风管、左吸风管和右吸风管的管腔相互连通构成U形结构的吸风通道;在前吸风管、左吸风管和右吸风管的管壁上朝向所述收纸机纸堆的一面沿轴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吸风口;所述U形结构的吸风通道通过抽风管与吸尘器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前吸风管、左吸风管和右吸风管的管径d均为:70mm≥d≧50mm;沿轴向间隔开设在前吸风管、左吸风管和右吸风管管壁上的吸风口长×宽=50mm×10mm。
所述抽风管的一端管口与所述吸尘器进风口相连通,抽风管的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前吸风管相连通;所述左吸风管、右吸风管与前吸风管相连通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根据胶印机的工作原理和粉尘的运动轨迹进行吸尘工作,在不影响胶印机喷粉效果的前提下,把飞出收纸机的粉尘给吸走,从而达到改善胶印车间空气环境、保障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印机喷粉收集器,包括水平设置在收纸机纸堆1前面和左、右侧面的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右吸风管4;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和右吸风管4的管腔相互连通构成U形结构的吸风通道;在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和右吸风管4的管壁上朝向所述收纸机纸堆1的一面沿轴向分别间隔开设有多个吸风口5;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和右吸风管4的管径d的选择原则为:70mm≥d≧50mm;每个吸风口5的长×宽=50mm×10mm;前吸风管2通过抽风管6与吸尘器7的进风口相连通,左吸风管3、右吸风管4与前吸风管2相连通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8、9。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开设在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和右吸风管4上的吸风口5在吸尘器7的作用下向吸尘器7内抽吸粉尘,如图1中箭头所示,在收纸机纸堆1的前面和左、右侧面形成了一层水平风幕,只要粉尘离开收纸机纸堆1上部的空间环境下降到所形成的水平风幕高度时,水平风幕就会立即将粉尘吸收进入吸尘器7内,有效地将即将飞出收纸机的粉尘全部、干净吸收。
前吸风管2、左吸风管3和右吸风管4的安装高度低于收纸机纸堆1的上平面150mm-200mm,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吸收从收纸机纸堆1上飞出的粉尘,又不会影响收纸机纸堆1上面粉尘的环境状态,因此,既能达到有效吸尘又可以避免给胶印机的喷粉效果带来破坏。
由于位于收纸机纸堆1前面的粉尘量大于左、右侧面的粉尘量,因此,收纸机纸堆1左、右两侧面的吸风流量就不需要和前面一样大,所以,在左吸风管3、右吸风管4与前吸风管2相连通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8、9,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专业的吸尘器不仅吸力大,而且集尘容量也较大,这样就可以做到至少一周清理一次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新斗彩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新斗彩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3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码在线打印设备
- 下一篇:一种计算器电路板印刷烘干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