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辊筒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2780.6 | 申请日: | 2015-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运安激光制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3/10 | 分类号: | B41F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筒设备,具体是一种印刷辊筒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彩印设备中,印刷辊是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用于将油墨印刷至印刷品上。现有技术的印刷辊的表面通常为一铜层,油墨涂覆在铜层上进行印刷。然而,铜层与印刷品上期接触后,容易造成磨损,使印刷辊的使用寿命短。同时,印刷辊因为与印刷品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现有技术的印刷辊无法对静电进行导走,使印刷的产品质量较差;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彩印设备的印刷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简单,使用寿命长,耐磨性高,无静电、保证了质量的辊筒设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筒设备设备,包括固定座、压辊、印刷辊筒和支膜辊;其中,固定座由平行设置的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构成;所述压辊、支膜辊均通过轴杆均架设于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印刷辊筒通过辊轴架设于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且印刷辊筒位于压辊的斜下方,支膜辊位于印刷辊筒斜下方,辊轴两端设有轴承组件;所述印刷辊筒的筒体为铝合金材质;辊筒体的表面涂覆设置镍铬合金层;所述的辊轴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有导静电线,导静电线和辊筒体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顶面和外侧面通过第一斜边圆弧过渡连接,固定座的下底面和外侧面通过第二斜边圆弧过渡连接;在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上安装有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第一定位螺栓紧固于上压辊的边沿,第二定位螺栓紧固于支膜辊的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镍铬合金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沿中心线相交的夹角为钝角,钝角角度为120-1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简单,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印刷辊的耐磨性,同时够避免静电在镍铬合金层表面上积聚,保证了印刷的质量,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上压辊和支膜辊与印刷辊筒不再是互为垂直的位置关系,上压辊和支膜辊改为处于印刷辊筒的斜前上方和斜前下方,各辊之间的夹紧程度更高,工作过程中越不容易松动脱落,避免在印刷过程中产生走斜、走偏等缺陷问题,通过这种配合来承托印刷辊,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辊筒设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印刷辊筒设备,包括固定座、压辊1、印刷辊筒2和支膜辊3;其中,固定座由平行设置的第一座板4和第二座板5构成;所述压辊1、支膜辊3均通过轴杆10均架设于第一座板4和第二座板5之间,印刷辊筒2通过辊轴22架设于第一座板4和第二座板5之间,且印刷辊筒2位于压辊1的斜下方,支膜辊3位于印刷辊筒2斜下方,辊轴22两端设有轴承组件;所述印刷辊筒2的筒体21为铝合金材质,保证印刷辊筒2的整体结构较轻,减少轴承组件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辊筒体21的表面涂覆设置镍铬合金层23,镍铬合金层23的厚度为0.2-0.5毫米,通过设置高硬度的镍铬合金层23,从提高印刷辊筒2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所述的辊轴2为中空结构25,中空结构25内设有导静电线24,导静电线24和辊筒体21连接,工作中,导静电线24能够避免静电在镍铬合金层23表面上积聚的问题,提高印刷质量;所述固定座的上顶面和外侧面通过第一斜边6圆弧过渡连接,固定座的下底面和外侧面通过第二斜边7圆弧过渡连接;在第一斜边6和第二斜边7上安装有第一定位螺栓8和第二定位螺栓9,第一定位螺栓8紧固于上压辊1的边沿,第二定位螺栓9紧固于支膜辊3的边沿;所述第一定位螺栓8和第二定位螺栓9沿中心线相交的夹角为钝角,钝角角度为120-130度;工作中,由于上压辊1和支膜辊3与印刷辊筒2不再是互为垂直的位置关系,上压辊1和支膜辊3改为处于印刷辊筒2的斜前上方和斜前下方,各辊之间的夹紧程度更高,工作过程中越不容易松动脱落,避免在印刷过程中产生走斜、走偏等缺陷问题,通过这种配合来承托印刷辊,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运安激光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运安激光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2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