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2743.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梅;钟定福;安小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陈英俊 |
地址: | 40080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折叠式 环保 多次 循环 水果 成长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水果种植生产用的防护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果木农田生产中,在果实落花后至采摘期要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可以减少虫害的对果实侵蚀,可以避免喷施农药落在果实上造成农药残留,可以增加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实外观质感,保证成果产出率提高产量,果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保障果农的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现有的果袋分为纸袋、塑料袋和纸塑结合材料,成果摘下后需要将这些受到污染的袋子移除,由于袋子挂套时采用弯折固定方式,受这种挂套方式影响移除的袋子变形严重无法再用,我国果木培育规模巨大,这样的袋子每年的消耗量巨大,浪费大量能源,丢弃后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且这种袋子果柄处的豁口较松散,受力摇摆变形扩大,污染物和害虫仍可进入袋内,这都有待于技术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六根弧形撑杆和两根弧形侧边,弧形撑杆、弧形侧边的上部铰接在一起,弧形撑杆、弧形侧边的下部铰接在一起,两弧形侧边绕铰接处旋转可靠在一起,两弧形侧边通过卡扣卡合,两弧形侧边接触面具有橡胶密封条,弧形撑杆绕铰接处旋转等距分布,围绕弧形撑杆、弧形侧边覆盖有与弧形撑杆、弧形侧边连接的可折叠膜,形成一球形腔体,两弧形侧边的一边缘上设有果柄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果柄豁口处设有橡胶,橡胶沿果柄豁口设有割缝。
进一步的,所述果柄豁口处连接有弹力膜。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侧边下部设有向下的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果柄豁口附近连接有吊绳。
进一步的,所述吊绳连接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吊绳为金属丝。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膜为铝箔或纺织品或纸或塑胶膜或纸塑结合膜。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膜外侧设有镜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膜为两层,内层与外层间保有间距,外层设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采用可折叠材料,弧形撑杆、弧形侧边靠拢,可折叠膜折叠起来,整体呈弯月形,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储运,挂套时将果柄嵌入果柄豁口,果柄豁口较传统果袋的豁口不易受力摇摆变形扩大,防护性能更好,只需要拉动两弧形侧边使其旋转靠拢卡合,可折叠膜伸展,弧形撑杆也随同旋转并等距分布支撑可折叠膜形成一球形罩体,安装工序简单速度快,不易变形损坏,待成果采摘时解开卡扣,将弧形撑杆、弧形侧边旋转靠拢,可以留至果木下一生长期使用,可多次循环使用,减小了平均成本的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多次循环使用后还可以回收再利用,解决了传统果袋不能再利用的问题,环保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叠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合形成球形罩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弧形撑杆;2弧形侧边;3卡扣;4果柄豁口;5橡胶;6割缝;7弹力膜;8密封胶条;9可折叠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旋转折叠式环保多次循环水果成长保护装置,设有至少六根弧形撑杆1和两根弧形侧边2,本实施例弧形撑杆为七根,弧形撑杆、弧形侧边的上部铰接在一起,弧形撑杆、弧形侧边的下部铰接在一起,两弧形侧边绕铰接处旋转可靠在一起,两弧形侧边通过卡扣3卡合,两弧形侧边接触面具有橡胶密封条8,弧形撑杆绕铰接处旋转等距分布,围绕弧形撑杆、弧形侧边覆盖有与弧形撑杆、弧形侧边连接的可折叠膜9,可折叠膜采用铝箔或纺织品或纸或塑胶膜或纸塑结合膜均可,形成一球形腔体,两弧形侧边的一边缘上设有果柄豁口4;用于容纳果柄,本实施例在果柄豁口处设有橡胶5,橡胶沿果柄豁口设有割缝6,果柄由该割缝滑入,并嵌在割缝中,密封更好,可以进一步防止进入污染物,本实施例还在果柄豁口处连接有弹力膜7,割缝为用锋利刀片滑或切出的缝,常态靠弹力闭合,该弹力膜可为塑胶薄膜,可以进一步的缠在果柄上,缠紧后尾端利用内层弧形片和外层弧形片闭合的边缘夹持,上部保持紧箍形成伞状,可以防止雨水沿树枝、果柄进入腔内,进一步防止果品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2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